口罩“盾牌”热血铸就 北京纳通集团抗击疫情纪实

2020年07月24日08:39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口罩“盾牌”热血铸就 北京纳通集团抗击疫情纪实

  国企与民企合力抗疫的典范

  从2月初的紧急转产、口罩原材料卡喉,到强援加入、国企民企通力合作,再到如今的产能不断扩大、各方携手共进,这家企业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对纳通集团这样一家临时“跨界”的民营企业来说,为了满足抗疫的需要,持续扩大产能已经让他们感到吃力,尤其是熔喷布,已经成为纳通口罩生产线的一大瓶颈。“熔喷布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俗称口罩的 “心脏”。“即便政府部门不断协调,每天的库存也就够一两天的。”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纳通的口罩刚一投产就曾差点因为买不到熔喷布而停产。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疫情暴发,口罩日产量逐渐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熔喷布价格也一路飞升至疫情前的近20倍。据了解,当时市场上熔喷布售价已经达到30万元一吨。而在疫情前,熔喷布的市场价格平均每吨只有1.8万元。

  当时,国内市场上的熔喷布供应非常紧张,为了保证纳通口罩生产线的产能,北京市政府和发改委为纳通提供了帮助,协调联络中石化与纳通合作,提供设备和原料,联手支持北京防疫战役。

  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作为我国最大的医用化工原料生产商,当前国家遇到困难,我们要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哪个环节薄弱我们就加强哪个环节,哪种资源不足我们就生产哪种资源,尽快助力国家缓解口罩等医卫用品紧缺的局面。

  中国石化举全集团之力,加大同纳通合作力度,持续优化增产扩产方案。中国石化在前期提供11台口罩机的基础上,又追加4台口罩机。

  纳通集团防疫物资事业部副总经理李仁耀说:“特殊时期,每一台口罩机抵达北京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他介绍,其中一台机器受客观原因影响,无法整装运输,以散装加零件方式空运过来。

  在熔喷布生产方面,有了中国石化支持的熔喷布,纳通底气十足。在纳通口罩工厂,笔者看到一卷卷的熔喷布整齐码放在仓库,为口罩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目前我们的库存熔喷布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计划。”曾敬松说。

  据悉,在口罩机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纳通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北京延庆地区新建一处1000平方米生产车间。但由于春节假期和疫情因素,招工成了大难题。关键时刻,中石化员工再一次站了出来。

  物资装备部负责口罩机采购的10名员工驻守现场,确保口罩机运输、交货、组装等工作;维保方面,燕山石化运保中心6名技术骨干抽调现场,负责设备调试与维护;生产方面,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发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每天有30人次到车间协助生产。当时,延庆工厂30%的人员来自中国石化。

  在纳通口罩生产的车间里,穿着蓝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紧盯生产每一个环节,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口罩合格产出。“24小时的坚守,没有人抱怨。戴着口罩,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但他们眼神中透出的坚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石化人的担当。”王文义说。

  “无论是纳通还是中国石化,在口罩生产领域都是新手。中国石化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采购优势,加上纳通公司的医疗物资生产优势,发生了‘化学反应’,催化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首都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口罩全部由北京市委托企业按照统一的价格收购并调配,优先用于医护人员、复工复产企业。

  有人评价,中石化和纳通的合作是国企和民企联合抗疫的典范。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