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大掃除“元老級”參與者兩年堅持扮靚美麗街巷

2020年04月26日20:12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講述人】馮榮華

●年齡:68歲

●身份:龍潭街道夕照寺社區小巷管家

“這張小廣告貼得真結實,撕不掉啊。”“我來試試。”馮榮華一邊說著,一邊拿著小鏟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廣告清理得干干淨淨。4月18日上午,在夕照寺社區開展的“周末衛生大掃除”活動上,黨員群眾毫不意外地又看到了她的身影。

自2018年4月東城區開展“周末衛生大掃除”活動以來,馮榮華幾乎一次不落地參與其中。她說:“我是小巷管家,也是黨員,為社區環境美化做貢獻的事兒,得有我一份。”

2017年4月,龍潭街道招募第一批“小巷管家”,我首當其沖報了名,認領了南水關6號樓前一段全長88米的小巷。

“小管家”“大管家”一起巡小巷

別看我這條小巷不長,事兒可不少,“巡、訪、做、報、記、刷”一個都不能少。就說這個“巡”吧,一天三次到小巷巡查,我最多的一回是一天巡查了6次。除了早、中、晚就著吃完飯遛彎的工夫巡查小巷,出來買菜、接小孫女放學的時候我也會專門從小巷繞一圈,看看花箱裡有沒有垃圾,隨手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看看有沒有亂貼的小廣告,隨手清理。

現在,小孫女也養成了習慣。每當我接她放學時,她都會問我:“奶奶,咱們今天從小巷走嗎?”小孫女已經成了“小管家”,和我一起巡視小巷時,她比我還仔細、認真,主動撿起亂丟的垃圾。

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夕照寺社區一共有6名小巷管家,數我年齡最大。作為管家中的老大姐,我就要發揮好帶頭作用。

在家時,我把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分桶放,扔的時候也會分類投放。如果有可回收垃圾,我就拿到垃圾分類指導員那兒去,既能兌換積分,還能資源再利用,一舉兩得。現在,我們全家人都養成了自覺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小孫女還會提醒我從家裡帶好布袋,不要買塑料袋。

我的這個習慣也延續到了小巷中。剛開始倡導垃圾分類的時候,有很多居民不會分,經常是把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合起來扔,垃圾分類指導員再從垃圾桶裡撿出來重新分類,既不衛生,又不安全。每次巡視小巷時,如果看到有居民混扔垃圾,我就會上前勸導說:“混扔垃圾會產生很多細菌,到了夏天蚊蠅孳生,也會破壞咱們生活的美好環境。垃圾在家就分好類,還能兌換積分當錢花,多好啊。”慢慢地,居民們都自覺起來了。如今,小巷裡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

我覺得,垃圾分類就是要從娃娃抓起。去年8月孩子們放暑假的時候,我就通過大手拉小手,帶著板廠小學一年級的小志願者們一起在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我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小巷管家、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怎麼保護我們的家園,我還和孩子們一起用垃圾夾、垃圾袋撿拾垃圾,幫助他們樹立垃圾分類、環境衛生保護意識。

疫情防控前期,我申請參與社區值守工作,社區考慮到我年齡較大,沒同意。如今,疫情形勢有所好轉,我也加入到了社區值守隊伍中。空閑的時候,我還會去小巷轉轉,小巷的環境衛生搞好了,居民們的健康也能多一重保障。

記者手記

馮榮華以前從事過話劇演員工作。退休后,她憑借自己的舞台經驗,參演了街道的微電影《我是小巷管家》和話劇《我們的家》,還先后創作了快板《垃圾分類譜新篇》和《戰疫情》。馮榮華說:“就像快板裡說的‘垃圾分成四大類,我們牢牢記心裡。為把社區建設好,讓咱們小區更美麗。”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