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本網特稿

北京:力爭到2025年 高精尖產業佔GDP比重30%以上

2021年08月27日14:5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7日電(李博)在8月27日舉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廣智介紹,力爭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產業佔GDP比重30%以上。

構建“2441”新型產業體系

近期印發實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城市總體規劃為遵循,推動產業“換核、強芯、賦智、融合”,加快產業基礎再造提升、產業鏈條優化升級、智能綠色全面覆蓋、制造服務深度融合、區域發展開放聯動“五個突破”,推進動力轉換、效率提升、結構優化“三大變革”,培育形成4-5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網、醫藥健康等為新支柱的現代產業體系,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區塊鏈、創新藥等打造成為“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的新名片。

《規劃》延續一條主線,即面向全球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聚力發展高精尖產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

《規劃》聚焦十大高精尖產業中的重點領域或關鍵細分,提出構建“2441”新型產業體系,打造高精尖產業2.0升級版,即做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做強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四個特色優勢的“北京智造”產業,做優區塊鏈與先進計算、科技服務、智慧城市、信息內容消費四個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業,加快布局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雙碳技術等一批未來產業。

以更高、更優標准推動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

《規劃》突出了高端智能綠色方向。保持疏解一般制造業和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定力,以更高、更優標准推動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產業,促進產業節能減碳,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在發展指標上,提出到2025年,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70萬元/人,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比達到30%、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均較2020年下降5%等目標。具體路徑上,開展產業競爭力評估,加快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加快生產范式智能化、促進高端制造服務化、實現發展方式綠色化、推進產品服務品質化。

《規劃》突出了創新引領數智賦能。提出全面對標全球產業創新前沿,著力發展引領技術創新、帶動能力強勁的行業,加快培育掌握核心競爭力和重要知識產權的全球頂尖企業,主動布局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和前沿技術,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努力在新一輪競爭中搶佔先機。在創新體系方面,將釋放三大科學城及國家科技設施建設形成的創新資源,以及近幾年北京市在人工智能、腦科學、新藥研發等領域超前布局的重大科技設施平台的創新勢能,促進產業鏈創新鏈高效協同。同時,統籌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加快培育一批標杆企業,實施一批標杆工程,構建基於數字化智能化驅動的競爭新優勢。

《規劃》突出了聚焦產業鏈發展新集群。在智能制造與裝備、醫藥健康、產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繪制產業鏈圖譜,找准並補強短板弱項,培育形成一批兼具規模體量與核心競爭力的萬億級產業集群,實現產業能級再上新台階。支持企業梯次成長躍升,加快構建以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單項冠軍企業跟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集聚梯次有序、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支持“鏈主”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帶動產業鏈關鍵核心配套企業就近布局,形成若干具有“竹林效應”的產業集群。

構建“一區兩帶多組團”空間布局

《規劃》突出了跨區域深度協同。《規劃》提出推動區域特色化、差異化、聯動化發展,構建“一區兩帶多組團”空間布局,即在經開區和順義深入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示范區﹔在北部地區對接三大科學城創新資源,推動海澱、昌平、朝陽、順義等區打造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南部地區依托經開區,推動豐台、大興、房山等區打造先進智造產業帶﹔建設通州網絡信息安全、石景山虛擬現實、懷柔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延慶無人機、平谷智慧農業等多個產業組團。

具體到各區層面,《規劃》既明確了各區重點發展的2-3個產業方向,也支持豐台區和房山區在軌道交通領域、海澱區和昌平區在智能終端領域、豐台區和經開區、大興區在航空航天領域、朝陽區和順義區在智能制造與裝備領域,開展跨區“研發+高端制造”的協同試點示范。

同時,立足京津冀整體謀劃重點產業鏈布局,以新興產業作為突破口,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聯動,協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

鼓勵企業加快海外知識產權布局

《規劃》突出了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既強調卡脖子技術和顛覆性領跑技術的自主攻關,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專利,逐步提升國產化產品的配套比重﹔也強調開放創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發揮“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組,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提質升級。

包括高水平推動數字貿易示范區建設,增強北京在全球數字領域的先導性、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中日、中德等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集聚一批國際化經營的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努力建成我國對日、對德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推動北京市高精尖產品、技術和服務主動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在競爭中提升產品質量﹔鼓勵企業加快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參與國際標准研究和制定。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