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區:未來五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8%以上
人民網北京8月27日電(李博)在8月27日舉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林劍華介紹,未來五年,海澱區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8%以上,力爭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五千億級企業和3-5家千億級企業,培育10家左右高成長、高價值數字經濟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發展壯大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骨干型創新企業,打造1-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形成國際一流的高精尖產業集群。
到2025年,高精尖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努力超過60%,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達2萬億元,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700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2%,獨角獸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列為北京市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布局集成電路、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產業。海澱區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加強底層技術創新和重大創新平台建設,促進產業發展。
集中力量鞏固大信息產業發展優勢。海澱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已佔全市該產業總營收的77%,龍頭帶動效應明顯。近年來,海澱區持續緊抓大信息創新平台建設,積極保障國家實驗室建設,推動智源研究院、微芯研究院、啟元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智源計算與訓練平台、區塊鏈算力實驗平台等建設,研發出“悟道2.0”、長安鏈等一批重大成果。培育了字節跳動、小米、百度、美團等一批領軍型龍頭企業,涌現出兆易創新、中科創達、第四范式等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支持了國產芯片寒武紀思元、靈汐天機芯、龍芯,自主開源框架百度飛槳、曠視天元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落地了榮耀終端、紅棉小冰、奇岱鬆、阿波羅智能技術等高精尖企業。
做強做優重點培育產業體系。加強醫藥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產業頂層設計和規劃,加快推動創新孵化平台和項目落地。推動國際氫能中心、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啟動百放、巢生、聯影等一批專業孵化平台。培育了科興、納通、騰盛博藥等一批龍頭創新型企業﹔圍繞數字化仿真設計、數字醫療、氫燃料電池、前沿新材料等底層技術方向進行布局﹔落地了克諾爾、思靈機器人、華航唯實、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多個創新項目。
前瞻性布局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發展,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光子芯片、衛星航天、變革性材料開發等領域,打造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形成新的產業梯隊和增長點。持續推進量子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建設,打造“星谷”空天產業聚集區。對接衛星互聯網領域國家重大項目落地,引入星網網絡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0余家創新型企業。
下一步,海澱區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產業優勢,不斷提升創新能級,強化底層技術布局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未來,海澱區將加快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引進一批高精尖產業標志性項目,推動重大項目與空間資源精准匹配,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重組,發揮動力源作用,以數字經濟引領產業高能級發展,打造面向未來的高精尖產業新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