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忘春耕 推廣部門為京郊蔬菜生產供應提供技術支撐

2020年03月06日11:3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當前,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是重要的任務,也是春耕備耕的大忙時節,北京的設施蔬菜生產管理和春季蔬菜備播、換茬也正處在關鍵時期。隨天氣逐步轉暖,全市冬春日光溫室蔬菜逐步進入快速生長期,同時春大棚生產也即將開始,為解決特殊時期的生產困難,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蔬菜技術人員赴大興、順義、昌平、懷柔等區,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措施建議,為保障全市蔬菜穩定供應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走訪,技術人員發現目前生產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用工緊張,由於外地返京員工務必集中觀察14天后方可復工,因此京郊蔬菜生產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用工緊張導致田間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影響較前一階段更加明顯,主要表現為設施環境調控、整枝打杈不及時等方面,導致病害發生加重及植株秧果關系不協調,同時應拉秧地塊尚未清棚換茬,另有部分園區春大棚棚膜尚未扣好對后續生產必將產生一定影響。

根據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技術人員給出了相應的技術建議,一是靈活用工彌補勞動力不足。例如,在充分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鼓勵員工跨工種開展工作,春茬生產出現集中用工時,距離較近的生產園區進行用工調劑。二是積極調控設施環境條件,通過風口開閉和棉被卷放時間調整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設施內溫度盡量維持在23∼28℃,夜間維持在10℃以上,調節黃瓜、辣甜椒生產棚濕度為60%∼80%,番茄、茄子生產棚濕度為45%∼60%,葉類蔬菜生產棚濕度為60%左右。三是調節秧果關系促進產量形成,果類蔬菜進入採收期后,及時去除側枝並疏花疏果,番茄要適時打杈和捫尖,每穗花序留果4個左右,將畸形果和過大、過小的果實及早疏去,保持合理的葉果比例,從而增強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黃瓜在綁蔓同時掐去卷須,摘除雄花,根據品種適當摘除側蔓,以集中養分長好主蔓,促進結瓜。四是應用省力化措施安排換茬,調整栽培畦式,溫室生產可由傳統南北畦調整為東西向長畦,定植時應用一些省力化工具,如簡易移栽器等,生產后期的茄子可採用平茬再生、番茄可採用留杈換頭技術,來不及拉秧整地的,可將新一茬幼苗直接定植在上茬作物旁邊,待用工恢復后再進行前茬拉秧和整理工作,既節省了種苗、搶了農時,也緩解了勞動力的緊張的壓力。

北京通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種業基地為全市50家重點蔬菜生產企業之一,承擔著全市“疫情”期間菜籃子供應任務,該基地佔地面積308畝,包括日光溫室70棟,塑料大棚46棟,約60畝露地。目前在田面積約260畝。主要種植作物包括番茄、黃瓜、韭菜、芹菜等,葉菜佔比45%,果菜約佔55%。平均每天出售菜品約1000公斤。園區自由銷售商店,可以實現自產自銷,銷售狀況良好。目前,在崗一線工人17人,其中2人臨時聘任,較平常減少62%,人工嚴重緊缺。通過技術人員對生產棚室的實地調研發現,除人員用工緊張外,還存在三個生產問題,一是由於疫情期間,各大工廠商家沒有復工,農機配件等農用物資購買困難,影響到機械化生產作業,進而影響到生產進度。二是部分日光溫室風口管理不當,為降低棚內濕度過早打開底腳通風口且棉被未充分卷起,導致棚內溫度過低,影響蔬菜產量。三是部分溫室結構不合理,經改造的多層覆蓋日光溫室中,前屋面腰部設置二道棉被及卷放裝置,影響光線射入,在棚室內形成條帶狀陰影,使植株長勢參差不齊。部分設施后牆通風口未封嚴導致夜間熱量散失,棚室內夜間溫度較低。針對這些問題,技術人員下一步會幫助聯絡農機站及其他園區,尋找農機配件資源,盡量調劑使用,加大機械化設備的應用范圍,彌補人工不足造成的生產困難。同時,建議加強溫室內溫濕度管理,每天早晨接苫后應立即放風排濕,根據外界氣溫情況,一般放風20∼30分鐘,隨后關閉風口,待氣溫上升至30℃后才可再次打開風口。棉被盡量上卷到位,加大光照量。另外,還需盡快改良溫室結構,改變多層覆蓋棉被的位置,保障棚室內部良好的光線。

另外,技術人員還對通州區永盛園、順義區綠奧合作社和果類蔬菜創新團隊綜合試驗站、大興區鳳採軍輝合作社和華瑩農業園以及懷柔區三山農業園等園區開展了現場技術服務,針對每個園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為近期全市蔬菜的穩定供應提供技術支撐。(文、圖:柯南雁 徐進)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