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湖12個物管會管起垃圾分類

2020年06月24日07:5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團結湖12個物管會管起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 朱鬆梅)6月,朝陽團結湖街道陸續成立了12個物管會。在物管會的一手操持下,居民、物業擰成一股繩推動垃圾分類,廚余垃圾分出量翻了三倍。

團結湖一二條最近變化不小:垃圾站數量減少,還換成了更方便的無接觸式垃圾桶。早晚兩個時段,有志願者手把手指導居民分類投放。

垃圾分類的新時尚,能夠迅速走進30歲老小區,最大的功勞要歸剛剛成立的物管會。

6月9日,團結湖地區首個物管會在一二條社區的白東26號樓成立,通過社區兩委推薦和自薦,7位成員加入物管會。“我們的口號是‘小自治有大作為,小物管解大問題’,這絕不是一句空話。”物管會副主任、退休居民趙瑞林說,在第一次大會上,大家一致通過決議,要把推動垃圾分類作為大事來抓。

撤桶並站,是垃圾分類的第一關。但究竟哪個站點該撤掉,哪個又該保留呢?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已經把團結湖的垃圾分類工作卡住數月之久。

“垃圾桶站有‘避鄰效應’,家家戶戶都需要它,但又都不想離得太近。”團結湖街道相關負責人王禮科說,物管會成立前,業主們如一盤散沙。誰家對桶站的位置有意見,都會直接去找物業反映。可大家各有各的道理,物業也頗感為難,遲遲無法作出抉擇。

今年6月,團結湖街道成立物管會12個,成員共94人,其中黨員55人,佔比58.5%,實現了功能型黨組織全覆蓋。這為老小區推動垃圾分類,打開了新的突破口。

物管會出面組織業主自治,並搭建起業主和物業、社區的溝通平台。就拿白東26號樓來說,178戶業主反復開了4次大會,最終決定把惟一一處桶站設在進出樓院的夾道旁。同時,物管會聯合物業公司,把掀蓋式桶站換成了無接觸的腳踏式。

一二條南小區物管會,同樣迅速破解了撤桶並站的難題,小區的三個垃圾桶站合並為一處。社區黨委書記楊穎帶領物管會成員,細致測算每棟樓到桶站的距離。

垃圾分類,物業本應發揮主體責任。可團結湖情況特殊:這裡的小區歲數大,產權復雜,大多隻有提供兜底服務的“准物業”。因此,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指導監督,也離不開物管會的親力親為。

在物管會的統籌下,轄區的志願力量和熱心業主紛紛被發動了起來。七姐妹環境監督隊為來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明白紙”,答疑解惑。益之家志願服務隊分時段值守桶站,監督和指導居民分類投放。戎春林板報社的7支小分隊,一口氣兒出了十塊垃圾分類主題板報,生動有趣、簡單易學的分類小妙招讓街坊們過目不忘。

如今,團結湖的老小區已完成32組新式垃圾桶的更換,垃圾分類蔚然成風。短短十來天,廚余垃圾分出量翻了三倍。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