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書系·紅色文化叢書”在京首發

2020年06月06日16:00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6月5日,“北京文化書系·紅色文化叢書”在2020北京書市開幕式上舉行了新書首發式。該叢書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統籌指導,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具體承編,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出版社出版。

組織編撰“北京文化書系”,是北京市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是對北京文化進行深層次整理和內涵式挖掘的必然要求,是一套圍繞北京文化內涵主題,深入闡述北京這座偉大城市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系統梳理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內涵的大型系列叢書。“北京文化書系”共計48種,分為“紅色文化叢書”“古都文化叢書”“京味文化叢書”“創新文化叢書”4個系列。

此次首發推出的是“北京文化書系”中的“紅色文化叢書”,主要闡釋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間,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地區領導人民群眾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所培育、形成和展現的革命文化。往前,回溯到五四運動前后紅色文化的萌發﹔往后,延伸到新中國成立后到1966年前所創作的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作品、建筑等。

叢書共分為12冊,分別是《北京紅色文化概述》《北京的紅色覺醒》《北平抗戰的紅色脊梁》《迎接北平的紅色黎明》《新中國在這裡誕生》《北京紅色先驅》《北京學府的紅色文化》《北京紅色地標》《北京紅色遺存》《北京紅色文藝》《北京紅色出版》《北京紅色設計》,從不同角度梳理了北京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講述了京華大地的革命故事,闡釋了首都北京紅色文化的歷史內涵和政治意義。

《北京的紅色覺醒》《北平抗戰的紅色脊梁》《迎接北平的紅色黎明》《新中國在這裡誕生》,主要按時間順序,分四段介紹了不同時期黨在北京的活動及其形成和發展的紅色文化﹔《北京紅色先驅》介紹了在北京革命斗爭中涌現的著名人物和英烈模范﹔《北京學府的紅色文化》集中介紹和展示了北京大、中、小學中黨的活動及其體現的紅色文化﹔《北京紅色地標》《北京紅色遺存》反映的是物質文化遺產,著重介紹了具有地標意義的紅色遺址遺跡、重要建筑和紀念設施﹔《北京紅色文藝》《北京紅色出版》《北京紅色設計》分別展示了北京紅色文化的幾個重要領域和類型,其中的紅色出版物和紅色設計在黨史研究中是個創舉﹔《北京紅色文化概述》一書從整體上概述了北京紅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土壤和條件,物質形態、精神層面的北京紅色文化,兼具歷史概述和理論分析,集中回答了“北京紅色文化是什麼、有哪些”的基本問題。

整套叢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一是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叢書編寫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堅持以黨的兩個歷史決議的精神為准繩,在重大歷史事實、基本觀點和重大結論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時,確保史實的准確性。盡力運用原始資料,認真核對比較,吸收最新成果,深入挖掘拓展,最大限度減少錯漏和不准確之處。

二是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叢書從一開始就把打造精品作為基本標准,一切按精品要求來設計、寫作、審核、研究、修改、編輯,力求全方位展示北京紅色文化研究的成果,努力為北京人民提供內容豐富、權威准確的北京紅色文化讀物,也為北京紅色文化建設提供一個重要的工作基礎。

三是兼顧了讀者的需求,可讀性強。根據每本書的內容和任務,叢書在編寫中採用了形象生動、簡潔平實的語言文字,並配以適當的照片資料,力求做到生動鮮活、通俗易懂。

北京的紅色文化,既具有地域性,也具有全局性。在黨和國家整體的紅色文化中,發揮著一定程度上全局性的作用﹔對全國的紅色文化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典型、示范和引領的作用。“北京文化書系·紅色文化叢書”的出版,從紅色文化的角度清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北京地區革命斗爭過程中的初心和使命,是北京紅色文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