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內300余盆盆栽精品月季綻放,古建筑與月季花交相輝映,成為初夏京城又一景觀。本報記者 鄧偉 攝
紅五月
北京粉
新時代
雪夫人
可愛冰淇淋
暗香
每年春暮夏初,二環、三環、四環等主要干道上的月季花帶已成為北京城的一景兒。金黃、緋紅、潔白、淡粉……不同色系的月季仿佛給城市道路戴上了一條精美的項鏈。更妙的是,這條“月季項鏈”能從夏初美到深秋,“保鮮期”長達7個多月。作為北京市花,月季從上世紀90年代起在環路上推廣種植。截至現在,被月季花帶簇擁的北京市主要干道已經超過250公裡。
2016年,世界月季聯合會主席Kelvin Trimper考察北京的月季后,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我沒有想到北京種了這麼多月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像北京這樣把月季種得這麼美!”
亞運會奧運會前后大規模栽植
北京城市道路上的月季,大規模栽植於北京亞運會、北京奧運會前后,藤本月季佔了絕大多數。
“藤本月季具有良好的攀緣特性,可以沿著支架向上生長,佔地空間小,並且可以修剪出各種造型。”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起市園林綠化部門就開始不斷從國內外引進適宜的品種,並進行反復試驗篩選。
2008年奧運會籌辦期間,北京集中改造三、四環路的綠化,大量種植“光譜”、“御用馬車”、“安吉拉”、“橘紅色火焰”、“金秀娃”等藤本月季。2007年在三環路中間分車帶出現月季花牆,后續擴大至整個三環路、長安街、建國路、德外大街等城市主干道、快速路以及奧運場館周邊。
“月季大道”能綻放到12月中旬
近年來,北京多次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國際盛會,月季景觀再次提升。二、三、四環補種各類月季5萬余株,打造環路“月季大道”。持續十多年的大規模種植和精心養護,讓北京“月季項鏈”愈發光彩奪目,成為一張亮眼的城市名片。
隨著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月季大道”一路往東延伸。截至今年,副中心已建成通濟路、萬盛北街、雲景南大街、梨園南街、九棵樹東路多條月季景觀大道。
月季花期從4月底延續至每年12月初。其中春末夏初花期最盛,其次是夏末秋初時節,最抗寒的月季能綻放到12月中旬。
千余品種百萬余株集中亮相
眼下,第十二屆北京市月季文化節正在舉辦。本屆文化節設有世界花卉大觀園、北京國際鮮花港、北京園博園、世界月季主題園、北京納波灣園藝有限公司、蔡家窪玫瑰情園六大展區。市民可在六個展區內欣賞到1000余個品種、100余萬株(盆)月季。
愛好園藝的市民知道,月季有藤本月季、地被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等多種類型。在六大展區,您可以把各種類型的月季一次瞧個夠,還能觀賞到很多在公園裡不太常見的品種。
今年的月季文化節將持續到6月中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市仍處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展區取消現場售票,市民游客需要在網上購票或通過二維碼掃碼的方式入園。
六大展區可賞珍稀名貴月季
密雲蔡家窪玫瑰情園,園裡有北京紅、甜蜜的夢、醉紅顏、紅珊瑚、火焰山等百余個品種,包含了紅、黃、粉、白、紫、橙色以及復色等七個色系。
北京國際鮮花港今年的展示規模達145000平方米,包括梅蘭口紅、吉普賽、香水玫瑰等5個色系、24個品種。園中道路兩側還種植了14種、5.5萬株的迷你玫瑰,花朵直徑隻有1元硬幣大小。
北京園博園內的月季花園佔地3.6公頃,有光譜、睡美人、黑玫、飄雲、金鳳凰等90余個品種4萬余株。在保護原有月季品種品質的基礎上,今年園內還新栽了5000余株綠野月季、大紫光月季、曼海姆等名貴品種。
位於大興區魏善庄鎮的世界月季主題園,佔地658畝,擁有1700多種、近7萬株月季,品種之繁、數量之多,是北方規模最大的月季專類園區之一,黑色、綠色、藍色、紫色、條紋等各種稀奇的月季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月季揭秘
自主研發培育出“紅五月”“北京粉”
很多年以來,北京栽植的月季大部分是國外選育的洋品種。例如環路上常見的“光譜”月季,就是來自法國的品種。在2019北京世園會月季專項競賽中,一個叫“北京粉”的月季新品種,引起了與會專家的注意。這個品種的月季具有超強的抗寒性能,在零下20℃都能照樣正常生長,被冠以“鋼鐵月季”的美譽。
“北京粉”正是由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種。它和該院選送的另一個自主研發月季品種“紅五月”,雙雙拿下這次競賽新品種單元的金獎。
和引進品種不同,北京自育品種多為北京的氣候條件量身訂制,普遍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虫害、好管理等特點。例如“紅五月”花色好,花量大,重復開花性好,並且具有耐寒性和少打藥、修剪的低維護性。
其他自育品種如大花月季“春潮”,有著牡丹芍藥般的雍容華貴,且耐貧瘠﹔豐花月季“雪孩兒”,花量大,植株緊湊,開成一片蔚為壯觀。
培育10年5萬株出一個好品種
培育新品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為例,該院收集了包括900個現代月季品種、40個中國古老月季品種在內的上千份種質資源。科研人員每年從中挑選父本和母本進行配對、雜交,再從雜交子代裡優中選優,培育下一代,5萬株子代裡才會出一個好品種。而一個好品種從開始試驗到最后申報植物新品種權,少說也要10年時間。
此外,農大、農科院等高校、科研機構也加入自育月季的隊伍。截至目前,北京市自育月季新品種已超過70個。不少自主研發的月季品種,已經應用到北京城市綠化美化中。
本版文字 本報記者 王海燕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