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先鋒 眾志成城
“你看,安上這個 ‘愛心門鈴’后,隻要居家觀察的居民一按,我手機就有提示,收到他們的需求后,我們就會 ‘上門服務’。”3月12日,當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石景山蘋果園街道下庄社區時,黨委書記陳雅文剛給家住楓林四期的王女士安裝好“愛心門鈴”。
王女士不久前從韓國回來,需要居家觀察14天。考慮到觀察期王女士生活多有不便,12日一早,陳雅文就來到王女士家,親自安裝了這款被稱為“愛心門鈴”的智能門鈴。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愛心門鈴”的外觀和普通的門鈴一樣,但是配有攝像頭、語音通話等功能,安裝簡單,僅需居家觀察人員提供家中移動網絡即可連接。安裝后,社區和居家觀察人員均可通過App查看智能門鈴錄制內容。同時,如果戶主有代買日常用品、收發快遞等需求,也可以按響門鈴,門鈴的另一端,連接著社區工作者的手機,社區工作者接到信息后,將會第一時間和戶主視頻對講,進行“上門服務”。當社區工作者把居民需要的生活物資和快遞放到門口后,會通知戶主開門取物,實現“無接觸”式服務。
事實上,這只是下庄社區“三色圈”志願服務的其中一項內容。據陳雅文介紹,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庄社區充分發揮平安“三色圈”志願服務隊的作用,發動包括在職黨員、社區黨員、老街坊志願者在內的百名社區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他們秉持為居民服務的初心,用平安三色圈志願服務織牢社區疫情防控網。這項為居家觀察人員代買東西的服務即為“藍色圈”。
同時,為在第一時間全面掌握各小區居民進出京情況,下庄社區成立了排查小組,詳細登記返京人員具體信息,測量出入小區居民的實時體溫,做好聯防聯控工作,構建了社區維穩治安的“紅色圈”。此外,疫情期間,社區工作者和物業一起,做好每日各小區的樓道、樓門消毒工作,構建了社區衛生清理的“綠色圈”。
“基層干部要少一些空話,多一些實干,才能更好地發揮 ‘穿針引線’的作用。”陳雅文說。文/本報記者 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