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最美家庭”,共同堅守崗位
“媽媽,我很想你,你在一線要保護好自己......”——隔著屏幕,幻想著對面是十多天未見面的爸爸媽媽,家住大興黃村鎮,六歲的宸宸在視頻裡這樣呢喃。
宸宸的媽媽楊白露是北京佑安醫院泌尿中心的護士,1月30日她加入了新冠病毒阻擊戰的最前線——發熱隔離病房。孩子姥姥說:“孩子媽媽要連續工作20天,隔離14天才能回一次家。”
宸宸的爸爸牟洪濤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外科大夫,從過年到現在也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宸宸就這樣成了特殊時期裡的“留守”兒童。姥姥將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愛和祝福用視頻的方式保留下來,這麼懂事的宸宸讓我們感動。
你守護病人安危,我守護乘客安全
參加過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工作的袁超,是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第十九車隊挂職鍛煉的管理人員,在國慶工作中主動作為、勇於承擔,得到了一直好評。袁超的妻子陳佳是北京醫院的一名護士,也是一名中共黨員。2月7日下午,當護士長通知去武漢一線支援的消息時,她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黨員,關鍵時候我們就得挺身而出。”
2月7日下午,陳佳接到參加國家醫療隊-北京醫院第二批赴湖北醫療隊的通知,晚上到醫院報到,2月8日正式出發。臨行前,袁超和妻子在家共同吃了頓餃子,然后幫她收拾完行李,把她送到了醫院。臨走前,倆人依依不舍地道了別,“加油,一定要平平安安”“放心吧,一定平安歸來。”倆人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袁超的工作雖然比不上妻子工作的高危,但也是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疫情爆發后,剛結婚一年的他就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當中。他家住在石景山,離車隊較遠,他堅持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崗,落實好疫情防控的叮囑工作,並積極配合車隊檢查職工佩戴口罩情況及消毒酒精等物資使用發放情況。按照分公司要求,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他多次到重點路口進行實際檢查。
陳佳現在已經成為袁超心中的“超級英雄”,“妻子是我的榜樣,我相信她能夠照顧好病人的同時也能照顧好自己。”放下擔心,袁超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為方便乘客出行,電車分公司眾多駕駛員、乘務員們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他表示,自己作為車隊安全隊長,在此時更應沖鋒在前,一絲不苟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還一定要守好安全行車這道關,嚴控安全駕駛規范,及時進行叮囑提示,共同戰勝“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