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區長郭延紅:圍繞周口店等景區打造“源文化”金名片

2020年01月17日10:02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圍繞周口店等景區打造“源文化”金名片

北京市人大代表、房山區區長郭延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西周燕都遺址、雲居寺……在房山,匯集著眾多珍貴的“源文化”。昨日,北京市人大代表、房山區區長郭延紅來到“新京千龍訪談間”,介紹該區推進旅游發展的思路。此外,良鄉高教園擴區,將給入駐的大學、企業帶來各類政策支撐。

推進樂高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

新京報:房山是北京的文物大區、文化大區,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如何打造旅游業?

郭延紅:房山區將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建設為契機,以打造國際旅游休閑區為目標,實行文旅融合的戰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規劃》和《房山區全域旅游規劃》已編制完成,接下來將圍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和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雲居寺三大組團,打造出北京的“源文化”品牌。

新京報:“源文化”有怎樣的含義?

郭延紅:源就是源頭。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我們稱之為“人之源”﹔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是北京的“城之源”﹔雲居寺則是石板經傳播之源。以“源文化集”為核心,將其周邊按照基礎設施的便利性和文化景區、自然風光,形成三個組團,打造成北京一張金色的文化名片。

新京報:除了三大組團,房山還有很多豐富的文化、生態資源。怎麼去推進文旅發展?

郭延紅:我們將圍繞建設國際旅游休閑區的目標,引入新鮮文旅元素。一方面,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比如樂高主題公園、紅酒博覽館、大熊貓繁育基地等﹔其次,打造“紅歌綠海”品牌,重點抓好霞雲嶺鄉、蒲窪鄉、十渡鎮聯動發展,推進堂上紅歌聖地、東村生態旅游村、馬安抗日模范村等項目建設,借助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推動邊遠山區發展,帶動南北兩溝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創建宜居宜業一流大學城

新京報:良鄉高教園擴區改造進展如何?

郭延紅:良鄉高教園擴區原來叫良鄉高教園區。按照新版規劃,園區將向南拓展1049公頃,定位為國際一流的大學城,推動“校城融合”、“科教融合”、“產教融合”。

新京報:大學城中的新型研發中心落地后,將重點引入哪些產業?

郭延紅:新型研發中心將近3萬多平方米,能實現研發機構拎包入駐。房山區基本專注於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由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位於房山,我們也在培育醫藥健康領域的醫工交叉和中醫藥產業。正在編制的《良鄉高教園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意見》將支持引進一批重點研究機構、高精尖項目和團隊。

新京報:除了基礎建設上的優勢,政策上有沒有支持的機制?

郭延紅:大學城是中關村房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裡,企業能享受中關村所有的政策﹔房山區出台的政策,也會為進駐的大學、企業、研發機構送上服務包。我們還會引進專業運營團隊,為入駐機構提供融資、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服務﹔通過人才公寓、文化體育設施等的建設,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也能解決。總而言之,這一定是一個宜居宜業的地方。

今年,房山擬建設公園綠地及小微綠地20.3萬平方米。其中,建設邢家塢休閑公園、紫瑞公園、長興公園、曦樾花園等公園4處,在長陽鎮、城關街道、閻村鎮建設公園綠地12處,建設小微綠地17處,主要分布在長陽鎮、拱辰街道、閻村鎮。

——郭延紅

新京報記者 戴軒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