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委書記 常衛
2020年,石景山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對石景山工作的指示要求,緊緊抓住服務保障冬奧會籌辦和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重大機遇,全面落實好區域功能定位,高水平建設好首都城市西大門。
以服務保障冬奧會籌辦為統領,組建冬奧工作專班,建立“雙進入”工作模式。建設運營好滑雪大跳台、國家冬訓中心等冬奧場館。推進賽場周邊水、電、氣、熱等市政基礎配套,加快M11線冬奧支線和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圍繞賽時“吃住行游購娛”需要,加緊開展相關要素合理布局和完善提升。深化與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戰略合作,推進冬奧社區建設,打造“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范區。
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新首鋼三年行動計劃和本市關於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國際人才社區等方面實施意見,深化市、區、企聯動工作機制,聚焦“體育+”產業,推動50項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要務,“善於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堅持走高精尖的路子”。推動“一軸四園”建設,構建“1+3+1”高精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現代金融、工業互聯網、VR/AR、“體育+”等產業,落實“科創28條”,優化“2+N”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及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
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為關鍵,堅持規劃引領,發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傾注人文關懷,追求“一枝獨秀”,重點做好賽場周邊、阜石路沿線、永定河左岸、蓮石湖公園的環境綜合整治和景觀提升,展現首都城市西大門的良好形象。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打造“秀水石景山”,展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麗姿態。
以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為著力點,加快建設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統籌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扎實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提升“接訴即辦”水平,深化首辦責任制,落實“三見面”等工作機制。用好“七有”“五性”監測評價結果,實施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深化與首開集團戰略合作,完成9個街道試點小區更新提升工作,按照蔡奇書記要求,“在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方面探出新路子。” (本報記者 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