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昨天,來自文化藝術界別的市政協委員聶一菁建議,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應打造首都文化產業新生態。
“首都文化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聶一菁表示,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作為首都的重要功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北京著力發揮全國文化中心作用,積極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
她還指出,同樣作為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聚集著全國最多的引領智能時代的5G和人工智能技術,4G時代積累的算法技術和大數據正蓄勢待發,北京也必將率先迎來智能時代,“新時代北京正在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的魅力之城和世界文化名城。”
智能時代的背景下,北京如何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對此,聶一菁建議,應加強北京“四個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建設特色鮮明、功能突出的專業文化設施和品牌文化項目,推動首都文化與城市家具、教育、科技、旅游、體育、汽車等行業場景跨界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打造首都文化產業新生態。
同時,聶一菁建議,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都文化品牌活動、賽事及節慶活動等,例如全球首都文化發展論壇、全球數字文化藝術展、動漫游戲品牌活動、高端電子競技賽事活動、科技文化嘉年華等。此外,培育首都文化大型機構和總部企業,打造首都文化創意產業鏈和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