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治理首字為先 文明體現都的含義

北京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新三年行動正式開啟

去年新增155條首都文明街巷 276名優秀街巷長 

2020年06月29日08: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精細治理首字為先 文明體現都的含義

  掃描二維碼看“銀號街”規劃

  掃描二維碼看梅花庄新城改造

  掃描二維碼看南小街昔日風採

  掃描二維碼看買賣街一步一景

  北京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特別報道之概述

  古都風韻與時代特色兼具,優美環境和文明有序共存。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首都文明辦獲悉,2020年至2022年北京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新三年行動正式開啟,這一次將覆蓋全市16個區。而2017年至2019年三年整治行動也於日前圓滿收官。三年來,本市完成3000余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務,涌現出西城大柵欄街道施家胡同、石景山模式口南小街等394條傳承文脈、和諧宜居的“首都文明街巷”。數百位優秀街巷長和小巷管家,走街串巷,櫛風沐雨,搭建起政府與居民溝通的橋梁。北京青年報近日派出多路記者走進小巷深處,記錄“首都站位、首要職責、首善標准”怎樣在精細化治理過程中使“大城之治”更加整潔安全﹔定格“都”的內涵如何在背街小巷的新顏中散發“底氣和溫度”。

  (一)

  “背街小巷的精細化治理”,如果細品這十個字,就會覺得它像萬花筒一樣可以轉出不同的“景深”和“花紋”:“背”和“小”,包含著多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頑疾和積弊﹔“精”和“細”,則是一個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功力。三年來,北京沿著“精細化治理”的路徑,探索“共生院”,實現城市更新的多樣性﹔見縫插綠,起步聞香,努力提升社區宜居性﹔打通“最后一公裡”,建“慢行系統”,有了不停車胡同,拆違建、堵“牆洞”,盤整架空線,創“一刻鐘生活服務圈”,百姓生活更加體現安全性、便利性﹔街鄉吹哨、部門報到,“讓老百姓有個說話的地方”,社會公正引領風尚……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北京的背街小巷精細化治理,已經成為一項以弘揚社會公德為基礎、以愛國衛生運動為牢固抓手、以生活方式改變為顯著特點的系統化工程。西城什剎海街道,有一支“連心便民服務隊”,從夏天換紗窗到冬天調試電暖器,從接電線到疏通下水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居民一聲喊,義務服務到,守望相助情,盡在不言中。東城區東四街道,將騰退出雜物的空間變成大花池,居民們成立“胡同花友匯”,各養門前花,共綠小巷家,鮮花嫩草不僅帶來小巷面貌的變化,更帶來一種健康、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西城區陶然亭街道裡仁東街街巷,發揮退休老師多、整體文化素質高的優點,制定居民公約,解決了亂停車、亂違建、亂佔道的頑疾,用居民自治推動了街巷的長治。小巷裡還走出了“周末大掃除”。今年4月是全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西城區志願家庭到天橋街道的社區報到,他們清雜物、護草坪、擦宣傳欄,為自己更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像他們一樣的愛國衛生運動已在全市各個街道小巷鋪展開來。

  (二)

  徜徉在一條條文明街巷裡,不管是那綠蔭篩日影、老瓦配青磚的新鮮胡同,還是那四合院前見石墩、公共服務織補全的施家胡同﹔不管是網格員們那走街串巷的匆匆腳步,還是規劃師們對街巷裡一磚一瓦的屏氣琢磨,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種 “首都站位”“首要職責”和“首善標准”的強烈情懷。

  一條條文明街巷,那因地制宜的自治方式,就像一個個轉動的齒輪,而連接其間的,是無數街巷長、小巷管家、網格員們如沐春風、隨物賦形的“柔性”工作。恰恰是無數齒輪的和諧運轉,方才構成一座國際超大城市社會機器的有序運行。

  平谷區濱河街道林蔭家園社區,垃圾分類推行后,社區將70個垃圾投放點縮減為21個,並在垃圾投放點安裝了投放標識、流程、指示牌,小巷管家張紅月手把手教居民分類,點點滴滴中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正在改變。

  延慶區大榆樹鎮大泥河村的村級網格員李軒說,以前當巡防隊員時,發現問題,他不管事情大小都會第一時間聯系村干部去解決﹔成為網格員之后,他養成了主動解決的習慣,“隻要用好所賦予的權利,便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2017年以來,本市開展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始終堅持“十無一創建”的工作標准,從色彩、氣質、風格、肌理等方面,對背街小巷建筑立面、市政設施、城市家具等十大類36項元素明確規范管控標准,用繡花功夫,打造出環境優美且具有首都特色的小街小巷。去年本市又完成了核心區200條示范背街小巷的提升任務。示范街巷從氣質、風格、顏色、群眾需求等方面著手,圍繞拆除違法建設、治理開牆打洞、實施架空線入地、整飾立面、規范廣告牌匾、整修路面、完善公服設施、治理僵尸車、清臟治亂、綠化美化等10個方面開展整體提升。

  (三)

  北京,因“都”而建,因“都”而興。“都”與“城”的關系是北京發展的核心要義。首都發展始終將“都”擺在首要位置,緊緊圍繞“都”的功能,謀劃和推進“城”的發展。北京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和深化文明創建的進程,無疑也處處體現著“都”的要義。

  西城區施家胡同的整治提升中,責任規劃師們就以貫徹北京市新總規的核心精神與總體目標為宗旨,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更新相結合,致力於將大柵欄煤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范區打造成為首都核心功能服務區、北京歷史文化展示區與老城和諧宜居樣板區。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首都文明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聯合印發《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到2022年年底前,全市將完成3261條達標類、精治類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任務。今年,核心區將重點圍繞中南海、故宮周邊和中軸線兩側,城市副中心圍繞老城雙修,中心城區圍繞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周邊和重點地區,平原新城圍繞建成區和回天地區、大興國際機場周邊等區域,生態涵養區圍繞建成區和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周邊等區域,開展街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縱觀新的三年行動計劃,不難見到其由點擴面、由內而外、由中心城區向郊區全面提升的特點。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正在擘畫著一幅首都風范、古都風韻和時代風貌兼備的更加壯美的藍圖。

  文/本報記者 王薇 李天際 林艷 王斌 劉婧

  探訪

  數百街巷文明景 近觀處處景不同

  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成效顯著。三年來,本市共創建命名394條首都文明街巷,核心區、城鄉結合部、平原新城……這些特色文明街巷覆蓋本市各城區。近日,北青報記者走進本市這些地理位置不同卻有著廣泛代表性的首都文明街巷,帶您細品“一巷一主題一街一風景”的變遷。

  施家胡同(類型:核心區背街小巷)

  胡同規劃重細節 一步一景“銀號街”

  就像中醫大夫給病人針灸看病一樣,針對胡同生活的主要問題,分別從市政提升、風貌保護、環境提升、社區功能優化等方面重點提升胡同品質。

  ——施家胡同責任規劃師、大柵欄投資公司規劃部經理宋苗

  全長265米的西城區施家胡同在清代是店鋪林立的“銀號街”,二十余家銀號林立,這裡也是北京第一條鋪設了柏油路面的胡同。2017年,作為大柵欄煤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范區內的示范胡同,大柵欄投資公司對施家胡同開始實施背街小巷的精細化提升改造,2019年被評為首都文明街巷。

  走在這條歷史悠久的胡同裡,兩側青磚灰瓦的外立面、古朴的木門、漢白玉的石墩,這些景觀與北京核心城區其他老胡同幾乎一樣,但細細探究,卻又發現景致不同。先說路面,這裡並不像有些背街小巷那樣鋪設了方磚,而是保留了柏油路面,既方便行車,又突出了“北京第一條柏油胡同”的特色。即使是胡同一隅的普通配電箱,外面原本綠色的鐵皮也被粉飾成銀色,還精心雕刻著銀票的印版圖案和銅錢圖案,類似的銅錢元素在沿街兩側的花缽上也能看到,設計中體現了胡同的歷史文化。一些騰退后的四合院,則被改造成公共空間,成為胡同居民交友、吃飯、洗衣、理發的場所,織補了胡同欠缺的服務功能。

  施家胡同2號院,兩棵大樹遮擋著夏日的陽光,曾經隨處搭建的小平房被拆除后,原有的幾間瓦房得到修繕。去年,這裡建成煤東社區的“百姓之家”,根據胡同居民的生活特點,提供諸如百姓食堂、蔬菜直通車、便民洗衣、便民維修等便民服務。還有21號院的“大家客廳”,昔日的大雜院經過改造,成為胡同居民交流廚藝、展覽展示、閱讀聊天的場所。正如煤東社區黨委書記方敏所說,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不僅恢復了胡同的肌理,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升華。

  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攝影攝像/本報記者 郭謙

  模式口南小街(類型:歷史文化保護區背街小巷)

  駝鈴古道昔日記憶 小巷提升還“景”於民

  古道、古街、建筑、民俗是支撐模式口大街的四大歷史元素,要把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民生基礎設施的提升有機結合在一起。引入一些 “有記憶的手工藝”商店,是想引導老百姓自覺地加入到保護老街歷史文化風貌中來。

  ——參與模式口改造的規劃師陳宇

  在模式口南小街走上一遭,不難感受到京西古道昔日的風採。模式口位於石景山中部,是本市公布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曾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駝鈴古道,商賈繁華,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南小街北起模式口大街,南至模南小區,全長170米,是通往模式口大街和周邊多個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道路,也是模式口文保區改造完成的首個試點街區。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居民都對當年的模式口記憶猶新:“劉鐵鋪、張家豆腐、張四爺驢肉……隨便說一個,都是模式口無人不知的老字號。”然而,隨著城市化發展,這裡的文化歷史形態被逐漸淹沒,取而代之的是一批雜亂的小商鋪。

  今年64歲的王淑敏已經“嫁”到這40多年了,她的家就在離小街入口處不遠的一棵梧桐樹下,對面就是小街的公共廁所。“可別提了,夏天時廁所那個味兒啊,隔著院子好幾道門都能聞到。”王淑敏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家門前還有個自來水管道,全小街的居民都在這打水。“垃圾也是隨處可見”。

  2017年,石泰公司正式入街啟動改造,首先是基礎設施,包括架空線全部入地,污水、雨水、自來水管道全部更新,並預留燃氣管道。再是院落和外立面修繕,在原有基礎上“整舊如舊”,充分保留鮮活歷史形態。經過四個月緊鑼密鼓的施工,南小街全新亮相。如今,在王淑敏看來,模式口更有“味道”了:“人變少了,臟亂差的小門臉兒不見了,古香古色的老院子,住在這兒感覺更舒心了。”

  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攝像/本報記者 郭謙

  房山區梅花庄村(類型:平原新城鄉村街巷)

  自治共享梅花庄 美麗鄉村幸福景

  背街小巷整治應該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以商養農,讓村民們上得去樓,住得起樓,還養得起樓。在體驗城市便捷設施的同時,又能回味鄉情。

  ——梅花庄村改造牽頭人、村黨支部書記紀永順

  沿著房山區拱辰街道多寶路一直向東走,就會看到一個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坊頂上“梅花庄”三個大字赫然醒目,下邊刻有“邑東首善百代常新日色,國南吉壤千古獨佔梅花”的對聯,牌坊內,商賈雲集,一派人間煙火。

  梅花庄村明代成村,后因插植梅花有名,遂改為梅花庄。“雖然叫梅花庄,但以前滿村的破街爛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成山,一到夏天就臭味熏天,都快變成 ‘霉’花庄了!”梅花庄村婦聯主任陳彥華告訴北青報記者,2007年前,村子裡還是一排排低矮破舊的平房,到處是易生蚊蠅的露天排水溝,四處跑水的破舊管線讓村民們苦不堪言。2007年全村以自拆自建、自征自用的模式率先在全區實現了一次性整體拆遷、回遷,實現了平改樓。2008年,再次咬緊牙關蓋起了9838平方米的商業樓,為“以商養農”奠定了基礎。2009年,6000多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全部對外出租,梅花庄有了第一筆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收入,租金全部用於反補村民。2013年,梅花庄村土地開發全面完成,集體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如今,梅花庄村已經全面完成小區配套設施建設,包括回遷樓東側商業設施建設、地下車庫、籃球場改造、益民書屋、活動室建設、健身廣場等,讓集體有收入,讓村民娛樂有去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更重要的是,當初拆遷“上樓”的村民變成了現在的“股民”,集體為16歲以上股民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2000元,16歲以下股民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1000元,每年還為全體股民每人每年發放2000元糧食補貼款,物業費全免,讓村民衣食無憂,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攝像/本報記者 劉暢

  香山買賣街(類型: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

  露出美麗天際線 設施讓位給行人

  我們設計出“菜單”,逐一上門商議,讓商戶“點單”。以牌匾為例,在“菜單”裡列出了8類基本款式、10種字體,並附上效果圖。我們的設計守住了商戶獨有的視覺歷史記憶,豐富街巷景觀。

  ——買賣街責任規劃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

  學院教授李琳

  買賣街地處香山腳下,是一條重要的商業街,通往香山公園的必經之路。在2019年度首都文明街巷中,它是唯一一處具有傳統風貌的山地街巷。

  過去,買賣街所在地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路面年久失修、架空線纜雜亂、參差不齊的民宅挂滿各種招牌,加之污濁的牆面,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日前,北青報記者再次來到買賣街,街巷、房屋已修葺一新,但並非整齊劃一的呆板形象,而是“一步一景,一店一招”。放眼望去,在這條約500米的買賣街上,60余個商戶沿街巷兩側順次排開。房屋外立面整體以灰色磚瓦為主,間或有原木色穿插其中﹔每家店面的牌匾樣式、門窗顏色也各不相同﹔人行步道兩側新添了不少綠化花池,挑選具有觀賞價值的綠葉喬灌木栽植其中,呈現出一派郊野街市風情。

  抬頭望,漫天的架空線也已銷聲匿跡,露出了美麗的天際線。據海澱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整治過程中撤除了23根電線杆,各類電箱等公共設施與綠化花池相結合,或置於牆根邊角處,把步道上的更多空間還給行人。

  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攝像/本報記者 柴程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