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創森”加速度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2.7%

2020年06月29日08:4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新機場旁,一片片生態公益林枝繁葉茂﹔中軸線上,一條條森林通道穿鄉連城﹔永定河畔,一座座森林公園顯山露水。入夏以來的京南大地,景色更顯五彩斑斕、綠意襲人。自去年3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正式在大興吹響,“創森”便成了大興的首要任務,平原造林、邊角增綠、播草種花、廊道打造、公園建設等綠化工作正逐步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把大興一點一點繪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景交融、藍綠交織的國家森林城市。

補齊短板變生態弱點為創森亮點

“森林總量需擴大,生態區域連通性有待加強,城鎮綠地服務能力也需要再提升......”分析大興創森存在的問題時,這短短幾語,道出了大興綠化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堅定了大興“創森”的方向——補齊短板。

“森林總量不足,那就種樹造林。”按照大興區“一軸兩帶三組團,廊道節點相融合”的空間布局,十三五期間,大興完成平原造林10萬余畝,其中,2019年全區造林3萬余畝,2020年新增造林1.8萬畝,勾勒出大興全新森林版圖。創森期間,為擴大森林覆蓋率,提升公園服務能力,大興還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規劃建設了4個城市森林公園和4個城市森林。同時,在建成區綠化薄弱、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未覆蓋的地段,充分利用拆遷騰退空間,增設口袋公園、小游園等,滿足居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需求。目前,全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1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高達92.7%。

大興區境內河流及濕地資源較為豐富,這是大興的優勢,也是生態最為脆弱的地方。涼水河、新鳳河、大龍河等河流多處存在防護林帶斷檔等問題,作為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沿線的森林生態廊道建設也存在殘缺、斷檔的現象,河流水系沿線的生態保護與修復、生態區域的連通,也成了大興創森路上的一大挑戰。創森期間,大興在河流沿線生態打造上下足了功夫。

永定河北京段下游,曾經被北臧村村民稱為“刮風就是一臉沙子,風再大點,嘴裡都是”的4000余畝大沙坑,在大興一系列生態修復工作后,被打造成了以健康騎行道,特色景觀林為主題的大尺度健康休閑綠地,變身永定河綠色港灣,還建成了京南首個10公裡閉環式騎行道路,吸引了眾多騎行愛好者爭相前來。永興河過去因為河畔聚集了9家污染企業,河水常年散發臭味,人人避之不及。大興把污染企業騰退后,對河道進行了拓寬,並在沿岸補植了大量綠植。如今,一個廊道映綠、水波粼粼的永興河濕地公園已經落成。貫通性生態廊道,正在一點點打通。

如何提升鎮村綠化美化服務,大興的策略是“五邊綠化”“播草種花”。為有效提升全區城鎮綠地服務能力,大興啟動了“邊角增綠,美化家園”綠化工程。全區圍繞五環路、京台高速、京開路兩側、機場高速、機場北線、中軸路等交通廊道沿線和重要節點,播種花草3.6萬畝,實現“以綠惠民、以綠治塵”。同時,14個鎮將原有平原造林地塊中過密的喬木移植出來,在“村邊、河邊、路邊、溝邊、渠邊”,堅持見縫插綠、宜綠則綠原則,完成農村“五邊綠化”14萬株,形成“村口一片林”的美麗鄉村景觀。還以綠化美化創建為切入點,開展5.92萬平米鎮村綠地建設,推動建設禮賢鎮8萬平方米的村庄公園,完成1個首都森林城鎮、6個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3個首都綠色村庄、2個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社區創建工作,打造更多“美麗鄉村最亮處,市民休閑好去處”。

產業惠民讓花草果木述文化傳承

大興歷史悠久,融合了皇家苑囿、田園農桑、泛永定河等多元文化內涵,元代以來就是南海子、上林苑、南苑等皇家苑囿的所在地。大興自古便是首都重要的物資保障區,綠色空間廣闊,綠色產業優勢也極為突出,擁有著豐富的梨、桃、葡萄等林果產業資源以及火鶴、竹芋、月季等花卉產業資源。豐富的生態、文化、產業資源,為大興區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綠化,造的是產業,傳承的是文化。立足優勢,大興把綠色產業融進文化傳承,拉起綠色經濟鏈,讓居民生活質量隨著綠色建設步伐逐步提升。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繼承鞏固與創新發展相結合、人文活動與大眾互動相結合、文旅惠民與促進消費相結合、產業模式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五個結合,今年又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春華秋實”生態文化活動,為經濟賦能,為百姓增收。

5月18日,以“疫去月季開香約新國門”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北京月季文化節暨第三屆魏善庄鎮休閑文化季在世界月季主題園內如期開幕,近7萬株月季簇擁而放,共賞月季盛放美景、品味醉人花香之余,活動還以直播形式帶領大家走進月季博物館、鈞天坊古琴基地、宜德源田野文化園等地了解人文典故,探尋博物館的古韻文化。5月19日,第十九屆安定桑葚文化節,通過線上農特產品雲推介、雲游古桑園、原創古桑詩詞展覽等推介互動活動,打造了“美麗鄉村+特色文化+雲體驗”的新模式,以活動傳承特色文化、帶動民俗旅游發展、推動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特色產業發展。月季節、桑葚節后,第32屆北京大興西瓜節也接踵而至,連續三天的美食推介、3條精品的文旅線路推介、3場精彩的直播,開啟了一夏清涼。

除此之外,大興還注重老果樹保護,出台了《老梨樹桑樹保護工作意見》,制定了《老梨樹桑樹管護工作實施細則》,對全區現存50年生長及以上的5萬余株老梨樹和老桑樹進行樹齡調查,並為老果樹挂牌、建檔。通過老果樹保護、美麗鄉村建設等延續鄉村文化脈絡,守護鄉村文化生態,留住美麗鄉愁,讓一棵棵老果樹,講述大興綠色文化,記錄大興生態發展。

心中播綠讓創森建設成全民共識

“創森不只是大地植綠,還要在心中播綠”。除了號召全民參與義務植樹,為了進一步擴大創森知曉率,提升群眾參與度,創森期間,大興還編制了《大興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宣傳方案》,提出“創森”口號,設計專屬LOGO,制定了完整的大興創森品牌識別系統,整合全區宣傳資源,以提高公眾知曉度、滿意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讓所有大興人加入到創森隊伍,讓植綠、護綠、愛綠意識深植在心。

對照國家創森標准,在森林網絡、森林健康、生態福利、生態文化、組織管理五大類36項指標中,大興區大部分指標已經達標,具有良好的“創森”基礎。其中,鄉鎮道路綠化率、水體岸線自然化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對城區覆蓋率等指標均已達到90%以上。6月11日,《北京市大興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已通過專家評審,這意味著今后大興區創森有了方向性綱領,創森工作已然進入了新階段。今年,大興創森工作將結合專家建議意見,針對少數待建指標,發起沖鋒、謀求沖刺,爭取盡早實現“創森”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興創森,就在路上。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