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6萬多井蓋加裝“身份証”

2020年06月24日07:5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副中心6萬多井蓋加裝“身份証”

  本報訊(記者 張楠)井蓋移位、缺失、損壞該找誰?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范圍內的6萬多個井蓋將陸續加裝“身份証”,市民隻要用手機掃描井蓋旁的二維碼,即可實時掌握井蓋信息並對異常問題進行反映。

  通州區通惠北路,散落在一個個井蓋旁的閃亮“銀幣”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我們為井蓋新安的‘身份証’。每一個井蓋的信息都內置到了直徑約5厘米的二維碼中,而二維碼則用激光雕刻的技術刻在了不鏽鋼‘大釘子’的頂端,隻需要把刻有二維碼的大釘子,釘在距離井蓋20厘米遠的路面上就行了。”通州區城管委管道辦工作人員郭妮告訴記者,就算路面上的二維碼丟失也不要緊,打開井蓋后,在井下20厘米的井脖內壁上,也安裝一個長方形的同款二維碼標牌。如果地面上的二維碼丟失或損壞,也可以按照井下的二維碼再復制拷貝一份,重新釘在路面上,雙保險。

  用手機掃描井蓋旁的二維碼,手機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井蓋的種類、形狀、材質、編號、權屬單位等一系列信息。記者注意到,這個井蓋目前正處於正常“在役”狀態。掃描顯示出的文字信息下,還附帶有兩張井蓋的照片,一張為近景特寫照,而另一張則為遠景位置圖。一旦發現井蓋“異常”,掃碼人可以在線反映情況。隻要填寫上報原因、聯系人和電話號碼等信息,系統便會立刻將井蓋問題和點位上報。

  “過去,想要知道路上的井蓋是否移位、丟失或是損壞,隻能依靠巡邏隊在路上挨個摸排巡查,或是等著市民撥打12345熱線舉報投訴,十分被動。”郭妮表示,為了解決井蓋權屬核實難、問題發現難、違法設施認定難等問題,從去年年底開始,副中心155平方公裡范圍內的6萬多個井蓋開始陸續加裝“身份証”。除新建道路以外,副中心范圍內的主次干道、寬度大於3米道路甚至背街小巷的井蓋,都要加裝二維碼。

  想要給每個井蓋加裝“身份証”,確認井蓋的產權難度最大。“外表上看起來,井蓋長得都差不多,但其實,井蓋的產權不一樣,必須挨個核實后才能制作二維碼。”郭妮說,副中心的6萬多個井蓋,產權分別屬於二三十家不同的單位,光是通信井蓋就涉及移動、聯通、電信、北信基礎、天童、歌華有線等不同“東家”。每一個井蓋必須等待產權單位按照圖紙確定過點位后,才能進入二維碼生產階段。待安裝完畢后,再由專業隊伍現場採集二維碼信息,輸入后台,才能最終使用。

  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經有4.8萬個井蓋的權屬確認完畢。此外,位於新華大街、潞苑北大街、潞苑南大街、通順路、通惠北路等69條道路上的1萬多個井蓋二維碼已經率先安裝完畢並投用,市民隻要用手機掃描井蓋旁的二維碼,即可實時掌握井蓋信息或反映問題。預計今年年底前,城市副中心6萬多個井蓋的“身份証”將全部安裝完畢。副中心城市地下管線井蓋將進入全民實時監控的精細化管理時代,實現井蓋權屬快速核實、違法設施快速甄別、設施案件快速處置,逐步形成全市公共服務設施數據庫,為城市管理及相關建設決策提供一手材料。

  掃描二維碼可了解井蓋信息並對問題進行反映。通訊員 聶堂明攝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