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8萬余名初三學生今天返校 儲備充足疫情防控物資

2020年05月11日08: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本市8萬余名初三學生今天返校

  北京市趙登禹學校正在做開學前准備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送“愛心包”“笑臉”迎同學、校園貼上“校服熊”logo……經過了上百天的居家學習,今天上午,本市8萬余名初三學生將重返校園上課。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本市部分學校了解到,目前,本市初三開學的各項准備已經就緒,全體教職員工也均已到崗。各學校也儲備了數量充足、品種齊全的疫情防控物資。由於初三年級同學們的年齡較小,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暖心、安心“回家”,各校都精心為同學們營造熟悉的氛圍,並送上准備已久的返校禮物。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部分學校不約而同將“生命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主題。

  戴著口罩的校服熊印在測溫棚上,一米間隔線上校服熊在“指路”,課桌的名牌旁也都有校服熊的身影……在166中學的校園裡,為了迎接初三的200余名同學返校,學校老師將同學們熟悉的校服熊元素嵌入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讓同學們在進校門時就有熟悉的感覺。在昌平南邵中學,同學們都提前收到了來自學校的開學“邀請函”。這個“邀請函”上印著校園美景,也有返校后的疫情防控注意事項,隻要同學們用手輕點邀請函上的圖片,還會出現煙花綻放的溫暖情景。不僅如此,今天早上返校時,同學們還將在校門口看到戴著“笑臉”口罩的老師們歡迎他們“回家”。校長還會送給同學們一人一個“愛心筆記本”,筆記本上有校長親筆寫上的祝福語。每一個筆記本的祝福語雖不一樣,卻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願他們在這個特殊的初三收獲更多的成長。北京師范大學昌平附屬學校在教室內外做了師生情感融合為主題的文化布置,包括“見字如面 為你寫詩”“吾愛吾師 吾師愛我”等主題內容。“在疫情防控中增加了一些溫馨的元素,盡快讓學生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市趙登禹學校則在開學的第一天,為每位同學送上一個“愛心防疫包”,這個愛心包中裝有口罩、手消、消毒紙巾等。學校還特意在愛心包上寫下“鮮衣怒馬少年時,且行且歌且從容”的句子,以此來勉勵同學們。

  不僅如此,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各學校也都不約而同地將“生命教育”作為同學們開學第一課的主題。166中學在開學第一課上特別設置了“致敬最可愛的人”環節,邀請協和醫院援鄂醫護人員講述在武漢的抗疫故事。北京市趙登禹學校在開學當天下午,也特意請來北京首批赴鄂醫療隊隊員,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黎明為全校同學開展一次“生命教育”課程,現場請張主任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在武漢期間的所思、所行、所悟。

  供圖/北京市趙登禹學校

  相關新聞

  學生在校期間應不串座、不串班

  同學們在上下學路上、在校期間該如何防護?昨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所發布開學一日攻略,教授孩子們從晨起、上學、放學途中、在校期間以及回家后的防控知識。市疾控提醒,同學們進校、用餐間隔1米以上,在校期間不串座、不串班。

  根據攻略內容,同學們晨起要開展自我健康監測。在上學和放學途中要堅持家庭和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

  住所距學校較近,建議步行或騎行(十二周歲以下學生不要單獨在馬路上騎車)。住所距學校較遠,優先選擇私家車出行。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有序乘車。

  同學們在校期間,進校間隔1米以上,排隊依次進入校園。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進校,如異常應聽從老師安排。進班應配合老師在上下午第一節課前做好晨午檢,如有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因病缺課的學生應將病情和就診信息及時報告班主任。

  在教室內應一人一桌,盡量拉開間距,做好教室通風。課間適當、適度活動,杜絕追逐打鬧,不串座、不串班。就近、有序如廁,避免擁擠,如廁前后正確洗手。

  就餐時餐廳排隊及用餐時與同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遵循分時、錯峰、單向就餐的原則,避免交談,不要和他人共用餐具、杯子和食物。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多喝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放學回家后,進門后應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動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取下口罩,放置通風良好處。如需更換,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對文具、鑰匙、公交卡等頻繁觸摸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

  市疾控還特別提示,要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戴上后盡量不要觸摸。如在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場所可不戴口罩。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口罩需丟棄至專用垃圾桶中。

  此外,還要注意保持手衛生。餐前、便前、便后、觸摸口罩前后、接觸樓梯扶手門把手等公共物品后,應及時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洗手過程不少於20秒。不方便洗手時,可用免洗手消毒劑或消毒濕巾擦手。

  市疾控建議,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習慣,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肘部遮蓋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后投入有蓋垃圾桶,自覺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家長及其他共同生活的人員盡量減少外出,自覺做好防護。如家長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學生也應居家隔離觀察。

  市疾控表示,防控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同時,也要注意預防近視和肥胖等常見病,做好防護條件下,積極進行戶外陽光體育鍛煉,也可以做“親子愛眼健身操”。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