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勞動者之歌

張繼平:追求精彩的數學人生

2020年04月26日09:2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學生時期解決國際性數學難題,39歲出任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在北京大學數學課程改革方面大膽嘗試,推出數學類通識課程,致力於讓更多人體會到數學的樂趣……這是一個生命中離不開數學的人,也是一位致力於畢生奮斗在數學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前行者。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張繼平老師。

潛心研究 創一流科研成果

師從著名數學家段學復和名師石生明先生,青年時期的張繼平在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論研究中就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成就。他第一個給出了虧零p-塊的充要條件,虧零p-塊存在性研究是當代模表示論的重要難題,被認為是模表示論十大公開問題之第六問題,Brauer第12 問題的也主要與此相關。1986年在美國Arcata舉辦的國際表示論會議上,研究生張繼平關於虧零p-塊存在性的研究工作由石生明老師報告后引起廣泛的關注。后來,著名群表示論專家、英國Berwick獎獲得者Robinson教授在劍橋表示論會議上指出:“最困難的是G的Sylow p-子群為循環的情形, 但幸運的是,這已由張繼平解決”。

之后,張繼平還相繼解決了Brauer39問題,並與人合作解決了Brauer40問題。這兩個結果本身對小維數線性群的結構有非常深刻的刻畫,成為一項基礎性重要結果,特別是在高維Galois表示的自守提升定理的証明中有深刻和關鍵作用,是2014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人Guralick和2018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人Tiep有關高維Galois表示的自守提升研究工作的基礎。

張繼平發展了群的算術理論,進而解決了Huppert猜想和可解群的S3-猜想。他還証明了新的p-冪零准則,並在融合系和模表示論范疇化等方面做出杰出貢獻。2011年以來,張繼平及其團隊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在模表示論國際前沿焦點難題—Alperin權猜想歸納條件研究中做出世界領先的成果,產生重要國際影響。

躬耕教學 育“黃金一代”英才

1998年,39歲的張繼平出任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制定了“培養新一代世界領先的數學家,再造北大1954級的輝煌”的目標。他立足北大實際,於 1999年和北大出版社合作,開始大規模的教材建設,作為“北京大學數學教學系列叢書” 主編,至今已經出版了50余本(套)精品教材。接著,從1999年9月開始開設低年級討論班,張繼平親自出馬指導低年級討論班,並選出部分有才華的青年教師出力,帶領學生們閱讀一些略帶科普性、但有思想性的數學論文或著作,最初由老師講,很快就讓學生們自己講、自己找題目、自己組織。不到一年,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就非常高漲。張繼平想方設法利用一切可能創造接觸數學前沿的機會,每年暑期特別聘請國際一流的數學家來北大數學學院開設前沿課程,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田剛教授和鄂維南教授開設“特別數學講座”“計算數學講座”,哈佛大學的劉軍教授開設“統計學講座”等,大大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

數年后,北大數學1999、2000和2001級的許晨陽、劉若川、張偉、惲之瑋、朱歆文、袁新意、肖梁、魯劍鋒、劉一峰等年輕數學家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矚目成績,在國內外數學大獎上屢有斬獲,被稱為數學的“黃金一代”。他們這一批世界領先的數學家創造的輝煌已然超越了北大數學的歷史,而這些成績飽含張繼平院長和同仁們的心血與汗水。

用心管理 引領中國數學接軌世界

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是北大數學,也是中國數學快速發展的十年,北京大學在建設世界一流數學學科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張繼平先進的理念、高超的管理能力和執著的奉獻精神。在張繼平的帶領下,數學學院首先制定了建設世界一流數學學科的規劃和實施舉措。2011年,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建筑群完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是北京大學世界一流數學學科建設的重要一步,是引進世界頂級數學家的配套措施。目前,該中心已經成為公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中心。

人物簡介

張繼平,男,生於1958年7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數學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數學會理事長。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陳省身數學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