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戴口罩 真不開玩笑

2020年04月24日16:51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打球戴口罩 真不開玩笑

  “小伙子,打球戴上口罩啊,真不開玩笑,我是為你們好。”常營體育公園室外籃球場,保安提醒著在此運動的“籃球少年”們。大家很配合,雖然揮汗如雨,但都戴著口罩。

  4月21日晚,北京市體育局在官網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全市體育健身場所安全有序開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將分階段、有序安全地推進室外、室內體育健身場所開放。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已經開放的室外運動健身場所,嚴格“准入制度”,而且多數市民能做到自覺佩戴口罩,尤其打籃球、踢足球的愛好者們,口罩已經成為和球鞋一樣的重要裝備。

  常營體育公園

  保安反復提醒戴口罩

  雖然有大風,但剛剛走近常營體育公園,就能聽到室外籃球場傳來的拍球聲。這座佔地13.6萬平方米的綜合體育公園在2018年開園,迅速成為北京城東郊最重要的健身場所之一。

  疫情防控期間的球場,剛一進門就能感受到這裡的氣氛與以往不同。在公園的入口,保安負責地指揮大家排隊、間隔進園。他要求每個入園者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同時還要出具所住小區的出入証。

  目前,該公園開放的都是室外場地。室外籃球場就在入口邊,保安一邊提醒著“籃球少年”們,一邊向記者解釋:“打籃球已經屬於聚集性活動,所以我們這兒要求必須戴口罩。”保安表示自己已經熟讀了相關規定,根據《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在打籃球這種容易發生人員聚集的場合,建議佩戴口罩。

  常營體育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隻接受會員進入室外籃球場免費運動,而且必須進行相關登記。

  五棵鬆籃球公園

  出場地買水也得登記

  北京城著名的籃球場,東西各有一片。東邊是歷史悠久的東單體育中心,記者4月21日到訪東單時,這裡還未恢復營業。西邊是五棵鬆HI-PARK籃球公園,4月20日剛剛恢復營業。

  坐落在五棵鬆籃球館邊的HI-PARK籃球公園,目前隻開放室外6片籃球場地,室內場地和淋浴間暫不開放使用。現場的保安表示,目前隻接受包場預約,而且每塊場地不得超過12個人,有專人在場地內監督運動人數。有獨自抱著籃球來此打球的年輕人,得知暫不接待散客,隻能低著頭、看著手機、去尋找別的場地。

  這裡管理非常嚴格,除了常規的量體溫、查“綠碼”、登記,還給每人發了一張一次性的入場券——上面清楚地寫著使用時間和場地。

  記者在此採訪時,遇到一件小事,足見其嚴格程度。因場地內的商業配套項目暫不開放,買不到水,幾個打球的小伙伴想走出場地去買點兒水。結果,被保安攔下了,明確表示入場券是一次性的,“出去就回不來了啊”。經過反復交涉,最終由場地接待中心的管理人員出面,給這幾個買水的小伙伴做了詳細登記,才放行他們出場地買水。盡管為了買水而起了波折,但記者發現,整個過程還是比較友好的,球友們也表示理解和配合。

  菁英夢谷足球場

  不戴口罩就會被舉報

  和籃球類似,足球項目的身體對抗和接觸一點兒也不少,所以足球場的開放也非常謹慎。最近北京城愛好踢球的市民,都在四處打聽,有哪些足球場恢復營業了。記者在南四環外百靈鳥宜蘭園足球場看到,這裡也是隻接待預約包場,限定人數在12人之內,沒有預約時大門緊閉。

  南五環外的菁英夢谷足球場,是亦庄一帶足球愛好者經常光顧的球場。記者來到球場外時,被保安攔了下來,經過與中控室溝通,保安確認當天沒有人預約足球場,於是讓記者離開。

  小旭最近在這片球場踢過球,“也是得預約,限定人數,而且必須要戴口罩。”菁英夢谷球場雖然營業了,但是最近總斷斷續續的,因為一旦有人在踢球時不戴口罩,就會被舉報,然后球場遭遇停業整頓。上周末,這裡就停業一天。小旭說:“聽說這兩天又有人不遵守規定,沒戴口罩,被舉報了。”本報記者 孫毅 文並攝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