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畢業后選擇去武漢工作 讓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2020年04月03日10:03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漢之時,堅守崗位的一線工作人員,奔波於城市各地的志願者,他們與疫情頑強斗爭,筑牢疫情防控堡壘。如今,英雄的城市漸漸復蘇,呼喚著新鮮血液重新注入。即將從北大畢業的許曉明和祁衛都來自湖北,疫情期間他們一直身處湖北,看到了犧牲與奉獻,還有堅持和努力,最終他們選擇武漢作為人生下一站,共同為這個英雄的城市按下“重啟鍵”。

許曉明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15級博士生,“我是理科生,但最喜歡的科目卻是歷史”,他尤其感動於史書中的家國情懷。生長、成長在湖北,對家鄉的歸屬感也是他最終決定在武漢就業的原因之一,目前已簽約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疫情期間,雖然一直在家自我隔離,修改兩篇未發表的論文,許曉明也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疫情的防控情況。身處湖北宜昌,疫情期間他見証了“一省包一市”的互助力量,“目前宜昌已經連續十幾天沒有新增病例了,正常的生活、生產都在逐步恢復”。

這也讓他對畢業后的工作充滿信心、滿懷期待。“我簽約的單位主要做一些環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醫院生產的醫療廢物處理問題可能挂鉤”。疫情結束后,許曉明也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武漢的經濟復蘇做出一些貢獻。

祁衛是湖北黃岡人,2015年開始攻讀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簽約了位於武漢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在校期間,他所在的科研團隊搭建了北大第一個超冷鍶原子實驗平台,彌補了物理學院在冷原子實驗方向研究的空白。雖然由於科研領域和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很多研究成果不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甚至不能為人所知,但祁衛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對於整個國家的科學水平提升是有意義的。

疫情期間,祁衛和大多數人一樣居家隔離。盡管不能奔波在一線,他也積極幫助同學所在的民間志願組織聯絡物資購買渠道,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當時想了一下,在北大可能會有一些校友願意提供幫助,我就去幫忙聯系了。”

當問到疫情是否對他選擇在武漢就業產生影響,他說,疫情反倒讓他對簽約的工作單位有更大的信心。“雖然目前還沒有入職,但工作單位也多次主動關注、了解我的情況”。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針對涉湖北地區未落實去向的畢業生和家庭困難等重點關注的畢業兩大重點群體,北京大學推出了“暖春助力”就業支持專項服務,為同學們提供個體輔導綠色通道、政策手續熱線解讀優先服務和招聘信息定向推送等幫扶措施。

“他們確實是走在為我們同學服務的最前線。”祁衛十分感謝學校老師的幫助,疫情期間因為無法回到學校,學工老師很早就回到學校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找工作的過程中,就業中心為畢業生們提供的信息十分關鍵。

疫情過后的武漢,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除了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和其他奮斗在抗疫戰線上的北大學子,也有像許曉明和祁衛這樣,雖未能沖鋒在抗擊疫情一線,但選擇在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后,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湖北的經濟復蘇添磚加瓦的年輕力量。

(責編:高星、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