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小湯山醫院:從非典“遭遇戰”到新冠“阻擊戰” 

2020年03月30日22:57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高清組圖:探訪重啟后的北京小湯山醫院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尹星雲)今天,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首位入院的患者治愈出院。記者了解到,自3月16日醫院啟用至3月29日24時,小湯山定點醫院總體運行平穩有序,累計接收境外來(返)京需篩查人員2002人,其中機場轉運1682人,各區隔離觀察點轉運320人,最多一天接待需篩查人員394人,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例。

從非典“遭遇戰”到新冠“阻擊戰”

據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臨時黨委書記、工作專班組組長呂一平介紹,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是北京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大集中收治能力而緊急啟動的新建和改造建設項目。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提前謀劃、提前布局,1月23日緊急啟動小湯山定點醫院改造和建設工作。3月16日,面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壓力和形勢,小湯山定點醫院正式啟用,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人員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的治療。

17年前非典阻擊戰,小湯山醫院在疫情最嚴重時臨危受命, 7天建成1000張病床,由部隊醫務人員全面負責救治工作,創造了非典患者最高治愈率、最低死亡率、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小湯山奇跡”,留下了“英勇無畏、科學求實、團結協作、吃苦奉獻”的小湯山精神。這是全體中國人共同抗擊疫情的歷史寫照,是軍民團結攜手應對突發事件的集體記憶,是醫患雙方攜手戰勝疾病的生動總結。

北京小湯山醫院新建病區。人民網尹星雲 攝

“17年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不負使命與重托,再次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面對境外輸入疫情壓力的關鍵時刻,適時啟用,承擔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呂一平說。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再現“小湯山速度”

和17年前不同,醫院新建病區從一層變為了三層、色彩從單一變得豐富,基礎設施從滿足基本所需到實現“平疫兩用”,救治人員從部隊接管到北京市屬22家醫院集體作戰,展現了新時代強有力的技術、力量和服務。

據悉,逾萬名建設者經過53天日夜鏖戰,如期完成醫院改擴建工程。此次小湯山重建難度遠超當年,除三層模塊化集裝箱房設計建設外,相關配套設施也都實現標准配備。

“醫院設B區、新建病區兩個病區,共1600余張床位。”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專班副組長,小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穆毅介紹,新建病區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人員的收治,B區為原病區改造而成,用於收治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按照防疫標准,院內區域所有通道硬隔離,並設置單獨出入口,實現各病區獨立運行,24小時專人值守,確保一線直接從事篩查和收治任務的醫務人員與其他人員‘零接觸’。”

穆毅介紹,小湯山定點醫院啟用前夕,在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統籌下,醫療設備組僅用一周時間就將2000多台(件)醫療設備全部進場並安裝完畢﹔藥學組用三天確立藥品目錄,十天配齊近500個品規藥品﹔信息組從無到有完成信息系統規劃、設計、評審並如期交工﹔22家北京市屬醫院1000余名醫務人員迅速集結,專業涵蓋呼吸、感染、重症、急診、兒科、中醫、檢驗、放射、藥劑、護理等十多個專業﹔物資、安保、后勤等各項保障准備工作全部到位。

“召必至、戰必勝”已成為這裡最響亮的口號和信念。人民網尹星雲 攝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此次疫情,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在第一時間成立了小湯山定點醫院臨時黨委,並指導成立23個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小湯山醫院的戰“疫”場上。“召必至、戰必勝”已成為這支隊伍最響亮的口號和信念。

因地因時制宜 開辟醫療收治“小湯山模式”

得益於前期的長遠部署和周全准備,啟用兩周,小湯山定點醫院整體運行始終忙而不亂、緊張有序。在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的統籌協調下,成立了市級多部門組成的轉運協調組。

“我們通過建立應急值守、集中協調轉運機制及信息共享平台,對轉運人員實行清單管理,實現了無縫對接、全流程閉環管理。”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專班副組長、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馬迎民介紹,醫院按照“快速高效、優化流程、減少環節”的原則,合理配備醫護人員,不斷優化接診、核酸檢測、CT檢查、收費、出院、轉運等各項流程,減少了需篩查人員門診等待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京小湯山醫院新建病區,人員解除醫學觀察后,房間消毒,護士整理床鋪。人民網尹星雲 攝

此外,醫院還制定醫藥護技管理標准、流程、質控,以及信息、物資、設備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建立行政、醫療、信息值班制度,24小時值守,保証工作連續暢通。制定重要事件及重要人員報告制度。抽選臨床救治經驗豐富的醫療、護理、院感人員組成中西醫雙專家組,每日研判患者病情,明確治療方案,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並與地壇醫院、佑安醫院建立遠程會診機制,促進醫療協同,分享經驗,科學施治。設置ICU和搶救室,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為突發病情變化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

中醫、科技顯特色 人文關懷樹品牌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療效明顯。醫院把確診病例統一集中在B區進行救治,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突出中醫藥特點。”馬迎民介紹,臨床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確診患者對中醫完全不了解,而大家在了解中醫藥之后,都表示非常願意接受中醫治療,並對中醫藥療效表示了認可。目前中醫治療以湯藥為主,根據病情輔助耳豆、穴貼、拔罐、經絡、八段錦等治療和康復手段。

為了更精准地為患者貼耳豆,護士常常會用耳部穴位模型進行練習。人民網尹星雲 攝

記者還注意到,在小湯山,放射AI輔助診斷系統大大提高了新冠肺炎影像學診斷效率,使醫生有了更多時間從事更有價值的判斷。科技助力,人工智能還普遍應用於檢測檢驗、藥品服務、后勤保障等多個領域,病例錄入語音系統、自動分藥機、人臉識別一體機、送貨和消毒機器人、全自動紫外線消殺燈、智能污水處理系統等眾多信息化技術科技的及時應用,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准確性,更減少了院內交叉感染風險,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醫護人員介紹AI輔助CT診斷技術在該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人民網尹星雲 攝

為減輕待篩查人員緊張心理,幫助確診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醫院在籌建之初,就將心理干預納入其中,“特別的建筑設計讓陽光和色彩照進病區。醫院還設精神心理組,由北京安定醫院支援專家組成,負責全院心理治療工作,提供心理舒緩音樂療法,24小時隨叫隨到。”馬迎民介紹,心理調查結果顯示,醫院醫療團隊心理壓力得分都在閾值以下,整體狀態非常棒。病區啟用之后,個別醫務人員出現一些緊張情緒,但適應的速度超出專家想象。

針對需篩查人員和患者特點,醫院配備了中英文版的重點醫療護理流程和操作示意圖,與超市合作,提供24小時掃碼購物貨品,由超市直接配送到病房,啟用以來超市共送貨2327單,其中夜間配送235單。馳援的護士群體中90后佔比43%,醫院從22家醫院800余名護士中篩選會英語、法語、韓語和日語的護士,實現無障礙交流﹔護理部還開展“每日一課”技能培訓,發起組織病區環境布置、背包設計、折紙比賽、八段錦訓練等人文關懷活動,營造了小湯山“家”的氛圍。截止目前共收到305封感謝信。

面對疫情的不斷發展變化,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全體醫務人員日夜奮戰,始終團結一心、主動作為,為入境口岸、機場等相關機構分擔了疫情防控壓力,展現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