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疫情非法斂財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四類金融騙局

2020年03月11日10:22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鮑聰穎)“宅在家裡也能理財?”“您想申請政府疫情專項貸款嗎?”“您想為疫區獻愛心嗎?”在全民抗疫期間,有些不法分子卻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實施新型金融詐騙。在“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北京銀保監局重點提醒消費者注意低息貸款型詐騙、投資理財型詐騙、盜取信息型詐騙、非法集資型詐騙這“四類”騙局。

一、 低息貸款型詐騙

1.冒充金融平台貸款詐騙。“疫情期間,您缺錢嗎?xx金融給您授信1萬,申請后馬上到賬。”隨著疫情蔓延,部分老百姓收入減少,資金緊張,一些詐騙團伙開始趁火打劫。他們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給用戶授信數萬額度。但要拿到這些額度,需要繳納工本費、押金、解凍費等費用幾百上千元,很多消費者上當受騙,繳納費用后再無音訊。

2.利用“疫情貸款”詐騙。“您想申請政府疫情專項貸款嗎?”疫情期間,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發布可代理申請“額度高、利息低、無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專項貸款”的虛假信息,誘使有資金需求的公司或個人申請貸款,然后以提前收取中介費、保証金等為由實施詐騙。

二、 投資理財型詐騙

1.利用“區塊鏈”概念詐騙。“疫情期間也有高回報”。不法分子針對公眾居家防疫、普遍通過網絡或手機獲取信息的特點,借助“區塊鏈”概念發行冠狀病毒加密貨幣Coronaviruscoin等虛擬貨幣,宣稱籌集的資金用於在境外建造口罩、防護服工廠,或用於研究生產冠狀病毒疫苗,並許諾高額回報,騙取受害人錢財。

2.利用指導基金、股票、期貨等投資詐騙。“宅在家裡也能理財”。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期間旺盛的投資需求,通過網絡聊天室、微信群向投資人推薦私募基金、指導買賣股票、期貨等,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交易軟件並開戶投資。

三、盜取信息型詐騙

1.利用“退改簽”詐騙。“受疫情影響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的受害人信息,如航班號、高鐵號、酒店預訂信息、旅行社合同信息等,向受害人手機發送虛假“退改簽”短信,誘使受害人撥打短信中虛假客服電話或點擊不明鏈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銀行卡號、密碼、驗証碼等敏感信息,將卡內余額轉走。

2.利用購買防疫物資詐騙。“最新最全的防疫物資馬上到貨”。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件、二手交易網站等渠道發布虛假的售賣口罩、防疫物資等信息,轉賬收取消費者費用后將受害人“拉黑”,或在釣魚鏈接中誘使受害人輸入個人敏感信息,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

四、非法集資型詐騙

1.利用為疫區捐款詐騙。“您想為疫區貢獻一份力量嗎?”不法分子通過虛假網站和微信等社交軟件,冒充慈善機構、民政部門、醫院、愛心人士等向消費者發送“獻愛心”的虛假募捐信息,利用群眾的同情心實施集資詐騙。

2.利用感染者親屬眾籌“醫藥費”詐騙。“您願意為感染者家屬捐獻一份愛心嗎?”不法分子以孩子或親屬突然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向社會公眾發起眾籌“醫藥費”、“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錢財。捐款應當認准正規捐獻途徑,拒絕假借疫情之名非法斂財。在捐款捐物獻愛心時,應通過正規官方渠道進行核實,認准正規捐贈渠道,正規募捐均需民政部門登記備案,相關信息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台查詢。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不輕易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避免上當受騙。

3.利用“銷售返利”詐騙。“購買防疫物資還能賺錢”。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緊缺,不法分子利用公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心理,除謊稱可以代購代銷“口罩”、“消毒液”、“特效藥”等物資,還向購買者承諾可以“積分返利”,甚至“加盟獲利”,騙取受害人錢財。

為維護消費者財產安全,北京銀保監局提示消費者:做好四個“應當”,做到四個“拒絕”,避免落入詐騙陷阱。申請貸款應當選擇銀行等合規金融機構,拒絕小廣告、小作坊式的網絡金融產品。正規的金融機構,不會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聯系借貸人,溝通辦理借貸業務。在放款前不會巧立名目來收取借貸人任何費用,隻要是在網上預先交費的貸款業務,一律不要輕信和辦理。

投資理財應當牢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拒絕高息誘惑。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面對過高的收益率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幸心理。個人信息應當加強保護,拒絕泄露個人敏感金融信息。在收到“退改簽”類的信息后,應通過相關企業或部門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詢確認,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使用不明來源的無線網絡﹔遇到索要個人信息、短信驗証碼或銀行卡密碼等情況時,切勿盲目聽信,切勿向他人透漏上述個人敏感信息。

愛心捐贈應當認准正規渠道,拒絕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非法斂財。為疫區人民捐款捐物獻愛心時,應通過正規官方渠道進行核實,認准正規捐贈渠道。正規募捐均需民政部門登記備案,相關信息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台查詢。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不輕易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避免上當受騙。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