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求三類場所落實25項防疫工作

2020年02月14日08:23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北京要求三類場所落實25項防疫工作

  2月13日,西城區天虹商場,商場超市工作人員為購物推車消毒。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2月13日,西城區天虹商場,工作人員在為進入商場的市民測量體溫。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近日,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日前市城管執法局按照要求針對“三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制定了25項監督檢查內容,並自2月10日起開展監督。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將督促其立即整改,對於拒不整改或屢次檢查存在問題的,將移送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處罰。

  新京報訊 隨著企業逐步復工,人員陸續返京,北京市對部分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進一步要求。記者昨日從市城管執法局獲悉,針對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三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城管執法局制定了25項監督檢查“清單”,包括職工是否佩戴口罩、是否按規定對進入人員開展體溫檢測等,並自2月10日起開展監督檢查。

  針對三類場所特點制定檢查項目

  近日,市城管執法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十項要求。

  目前,市城管執法局已通過前期摸排梳理,按《通告》要求,針對“三類場所”制定了共25項監督檢查內容,並將通過網絡課程等形式,對全市城管執法系統檢查全流程培訓。

  記者注意到,25項監督檢查“清單”分為11個檢查模塊,其中的前8個模塊為“三類場所”均應落實的措施,包括配合檢查、主體責任、宣傳教育、內部人員管理、防護用品、室內通風、垃圾處理、體溫檢測等內容。具體包括,要求檢查入口處是否設置體溫檢測專崗、是否按規定對進入人員開展體溫檢測,是否為職工配備防護用品、職工是否佩戴口罩等。

  后3個模塊則是分別針對“三類場所”的不同特點制定的檢查項目,其中對商務樓宇提出檢查是否有體溫檢測記錄、外來訪客登記記錄情況等,商場、超市檢查公共衛生間是否保持設備設施完好、正常使用等,餐館、食堂檢查從業人員提供服務時是否佩戴一次性手套、食飲具是否一人一用一消毒等內容。

  拒不整改者將移交行業部門處罰

  按照市政府決定,自2月10日起,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各級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對上述“三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行使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由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監督檢查時行使的相關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權和臨時管控措施。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仍繼續行使相關權力。

  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介紹,城管執法部門將加強對“三類場所”經營者、管理者及使用者的疫情防控知識等宣傳告知,引導其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將督促其立即整改,對於拒不整改或屢次檢查存在問題的,將移送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處罰。此外,單位或者個人如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將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市城管執法局提示,希望“三類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及其使用者,落實主體責任,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和規定。同時也呼吁廣大群眾支持配合“三類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主動避免人員聚集,自覺服從管理要求,主動使用口罩等防護用品,積極做好自我安全防護措施。

  ■ 探訪

  商場進門測體溫、手推車每小時消毒

  昨日,記者跟隨西城區廣外街道辦事處第一城管執法隊隊員來到紅居東街,針對“三類場所”的防疫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記者在天虹商場宣武店南門看到,入口處設有“測溫、登記區”,一進門就有商場工作人員用手持測溫槍為市民測體溫,隨后引導市民在一旁的登記台填寫姓名、電話信息。商場還准備了免洗消毒液和酒精,供市民寫字后進行手部消毒。

  記者看到商場內來往顧客不多,大部分是去往地下一層的超市,都佩戴了口罩。商場在通往地下的電梯口配備了兩台挂燙機,可為市民的外套進行高溫熨燙。超市門口保潔人員正用消毒液擦拭手推車消毒,有顧客在把手上又墊了兩張紙巾再使用。

  商場負責人張經理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商場以線上銷售為主,線下接待顧客數量在每天二三十人左右。商場調整了營業時間,由10點推遲到11點營業,並關閉了北門,隻開放距離居民區更近的南門。同時,推遲店員上班,每層僅設3至4位工作人員,在門口詢問顧客需求后,直接引導其去相關區域消費。在洗消方面,對購物車等使用頻率高的設施每小時消毒一次。

  現場,城管執法人員向商場負責人發放了《落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告知書》,並對照包含25個方面的檢查單逐條檢查,包括是否建立防控工作責任制、是否為職工配備防護用品、是否保持室內通風等。

  隨后,執法人員來到商場內一家快餐店檢查,工作人員正對外賣保溫箱進行消毒。據介紹,該店已暫停堂食服務,隻接配送訂單。且由於商場實行外賣員一對一配送,顧客在網上下訂單后,將固定由一位配送員接單。

  在位於朗琴國際寫字樓地下三層的設備間,城管隊員詢問了新風、回風運轉情況。物業工程部負責人介紹,寫字樓已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加強室內空氣流通,目前中央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工程部接下來將按照相關要求每周進行關鍵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換。

  廣外街道辦事處第一城管執法隊副隊長崔巍介紹,為有效開展檢查,執法隊已分為東西兩個片區,針對人流密集的寫字樓、商超等重點點位每日開展檢查。包括檢查入口處是否開展體溫檢測,消毒器具是否齊全,是否佩戴口罩等。同時,也將通過現場查看及核對物業方工程部記錄,檢查“三類場所”的空調系統使用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立行督促整改。

  ■ 相關新聞

  東城發現23家“問題場所” 已責令改正

  記者從東城城管獲悉,2月10日以來,東城區城管執法局共檢查915家單位,發現問題23家,主要問題是未成立防控責任機構、未開展體溫檢測、未張貼清潔消毒標識及無清潔消毒工作記錄,以上問題單位均已簽字接收責令改正通知書。

  東城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杜山介紹,東城區17個街道執法隊、1個直屬隊及機關科室人員每日按照區域劃片包干責任區,從檢查開始到驗收合格,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旦被檢查單位出現清單中的20余項失查行為,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東城城管以社區為單位,按照屬地責任,每個社區至少安排2名隊員,根據轄區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台賬,逐一開展檢查。檢查單中,不僅有市、區督查檢查組項目,東城區城管執法局同時組成10個檢查小組,一方面充實到基層協助檢查,同時肩負督查工作。

  在城管隊員隨身攜帶的檢查單上,每一個檢查項目都包含檢查結果、証明材料、處理結果,實名制落實到每一名執法隊員,還要標注檢查與被檢查雙方姓名,確保不出現任何疏漏差錯。

  新京報記者 周依 李玉坤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