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隨著各單位陸續復工,返京客流呈上升趨勢。昨日夜間,記者走訪北京南站發現,相比往年的“返京潮”,車站略顯“冷清”,無論是出租車乘車點還是地鐵站口,都未出現排長隊的現象。為了保障返京高峰旅客接駁,交通部門協調黨員出租車隊保障夜間運營,同時,客流集中時地鐵適時限流,減少乘客在有限空間內的聚集。
晚上21時,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南站西停車場的出租車乘車點,此時排隊等候的旅客隻有十幾人。“現在這日子,出來干活的師傅肯定不多了,還能有車嗎?”排在前頭的一位旅客正擔心地問工作人員,忽然看見遠處浩浩蕩蕩駛來一個車隊,足有二三十輛車,這些車的頂部插著黨員車隊的小紅旗。很快,十幾位旅客都乘車駛離了。
“今晚來的是三家出租公司的黨員車隊,這些司機將不停往返北京南站,專門負責保障夜間到京旅客接駁出行。”市交通委豐台運輸管理分局客運場站管理科劉煥彬介紹,根據前期與鐵路部門對接數據,當晚23時以后到京旅客有1200多人,交通部門協調三家出租公司,各調派50輛至100輛不等的出租車,為旅客提供夜間出行服務。首汽約車也利用出租車調度平台,按照21時、22時、23時三個時段,引導和鼓勵司機到站運營。
記者看到,北京南站地鐵進站口雖然已經取消了二次安檢,但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車站增加了體溫檢測環節,使用便攜式和固定式體溫檢測儀相互配合的方式,對每位進站乘客實施測溫工作。
隨著未來客流逐漸回升,地鐵還將適時採取限流措施。京港地鐵運營經理張恩海介紹,為做好疫情防控,控制站內、車內人員密度,在客流回升后,京港地鐵將根據客流及客流在車站的分布情況適時採取限流措施,以降低排隊及站廳、站台、換乘通道等處的人群密集度,減少乘客在有限空間內的聚集。此外,自1月30日起,京港地鐵所轄4號線及大興線、14號線、16號線恢復平日時刻表,用最大運力保障最小發車間隔。同時,根據客流情況適時加開臨客,減少乘客在車廂內的聚集。
記者在南站公交樞紐看到,雖然目前夜間乘坐公交的旅客很少,但夜間線路仍然堅持正常運營。北京公交集團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副經理李金鵬介紹,自1月29日(正月初五)開始,至2月18日(正月二十五),北京南站102路、106路、133路、665路4條日班線路採取末班延時措施,末班車后延長運營至次日0時15分﹔夜15路、夜17路、夜24路3條始發的夜班線路採取夜間加車措施,根據列車抵達情況,縮短23時20分至次日凌晨3時的運營間隔。
此外,每日23時至次日0時30分北京南站北廣場至三元橋、公主墳、武夷花園、天通苑、回龍觀、來廣營的6條高鐵專線,根據夜間列車抵京客流情況,適時加大運力的投入﹔每日18時至次日0時30分,開行北京南站北廣場合乘定制公交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