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道路隔離護欄撤除過半 代表:增道路標指引 提高違法成本

2020年01月17日10:03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護欄撤除后應提高交通違法成本

  2019年8月18日,西大望路鐵路橋下,道路中間的護欄“偏移”。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近年來護欄越來越多、越來越亂,不僅侵佔道路,降低道路通行效率,也傷害了街區風貌。去年以來,開始拆除道路護欄。據介紹,北京市城市道路隔離護欄總量達到2500多公裡,目前已撤除1370公裡。代表建議,拆除護欄后,提高交通違法成本,對道路實行精細化管理,每條街道設置明顯的指引牌和提示牌,加強對快遞電動三輪、電動自行車等違法的查處。

  新京報訊 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日前在“市民對話一把手”訪談中介紹,北京市城市道路隔離護欄總量達到2500多公裡,目前已撤除1370公裡,佔比54%。

  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部分代表就撤除護欄的必要性、衍生問題及解決方案提出了意見、建議。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等代表認為,拆除護欄后,亂停車、侵佔非機動車道和步行道等問題會有一些反彈,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執法。

  2019年以來,北京市開始拆除道路護欄。對於實行這一舉措的原因,孫新軍在對話一把手節目中指出,設置護欄有歷史原因,硬隔離簡單直接,便於管理,但近年來護欄越來越多、越來越亂。初步統計,北京市城市道路隔離護欄總量達2500多公裡,不僅侵佔道路,降低道路通行效率,也傷害了街區風貌。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在學習借鑒國內外城市先進治理理念的基礎上,會同交管、園林以及各區政府,採取“減”的措施,目前,已經撤除1370公裡,佔比54%。

  孫紅軍說,護欄撤除以后的街道變寬敞了,空間也通透了,景觀水平也大大提高。在護欄撤除的同時,市交管部門採取施劃交通標線,增設非現場執法設備、加強巡查執法頻次等措施,確保環境秩序不反彈。目前,北京市共新增禁停黃線、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道白實線等交通標線1300多公裡。

  孫紅軍還表示,如確有需要,並不排除在局部地區保留或設置護欄。

  焦點1

  存安全隱患 影響城市美觀

  本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東城區工商聯主席王曦提出了撤除道路護欄的建議。王曦提出,道路護欄主要包括警示、阻攔、隔離等功能,隨著北京城市道路的發展,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增加,以及道路周邊商業、居民小區的發展,這些設施使用出現了很多問題。

  “隔離護欄使道路變窄,降低了道路的通過性。”王曦說,多數城市道路上的隔離護欄均配備寬約30厘米的底座以穩定重心。一條雙向兩車道的道路有時隻有六七米寬,安裝兩列護欄就使道路變窄10%左右,對日常、尤其某些極端情況的通過性產生影響。隔離護欄標准不統一,有的會阻擋駕駛員斜前方視線。同時,隔離護欄底座不明顯,存在安全隱患,兩輪車輛如果軋到護欄底座極容易失去重心摔倒,機動車輛車速較快時軋到護欄底座可能引起爆胎。很多地區長距離設置人行步道與機動車道路隔離護欄,行人通過的便捷性降低,特殊情況下,比如夜晚行人步行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王曦認為,隔離護欄多數為固定式,降低道路應對特殊情況的彈性,如果遇到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被堵住的情況,交通隱患嚴重。護欄還影響環衛機械化清掃路面,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城市美觀。

  王曦建議,隨著市民的安全意識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城市路面上的大部分非快速路的隔離護欄、金屬隔離柱的使用已經弊大於利。希望更多能通過提高市民安全交通意識、通過借助電子警察等科技手段的監督規范機動車行駛行為,替代大部分路面上的隔離護欄,讓城市道路更加簡潔、安全、美觀。

  焦點2

  減少路邊亂停車效果有限

  郭繼孚介紹,隔離護欄是比較原始的隔離方式,國際上早期基本都採用此種方式進行物理的交通隔離。但隨著城市發展,護欄隔離導致了一些問題,因此世界各國逐步拆除護欄,北京經歷的正是從設置護欄到拆除護欄的過程。

  從初衷來看,設置護欄是為在交通構成間形成有效隔離,保証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等通行主體的通行空間,使城市交通更加有序,但是從實踐來看,效果有折扣。比如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之間的隔離,目的之一是通過隔離減少路邊亂停車,但效果不盡人意。“有些地方擺上護欄之后,機動車沒地方停,兩頭一堵,自行車走不了,隻能侵佔機動車道,交通秩序反而更亂。”

  市人大代表、北京青雲航空儀表有限公司赫長城長期關注交通環境問題。他認為,如果監管完全到位,加上每個人自覺遵守規則,就可以不設置護欄。

  哪些護欄可以拆?他認為,一些道路比較窄的區域,確實不適合安裝護欄,因為這些區域道路資源本來就有限,安裝護欄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各自區域都很窄,加上亂停車,出行環境不好。拆掉護欄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以前的護欄變成一條線,自行車其實還是貼著右邊行駛,和汽車之間保持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

  建議

  提高違法成本 增加標線指引

  “外交部門口的鐵欄杆撤掉了,感覺就不一樣了。”市人大代表、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長陸慷認為,一些道路欄杆的設置,雖然節省了一些維持秩序的成本,但會給整體交通秩序造成更多問題。撤除欄杆后,道路更寬敞了,路上開車就不用那麼小心翼翼了。陸慷認為,撤除欄杆后,應該採取系統性思路加強管理,不能為了達成特定目標而不顧其他方面影響。

  如何解決護欄拆除后可能出現的問題?郭繼孚總結,國際上各國普遍經歷過這個階段,最后能夠順利過渡主要還是通過執法,通過提高違法成本,或借助科技手段等更加堅決地執法。

  護欄拆除后,執法難度可能加大,郭繼孚表示,執法難背后是違法成本過低,據他計算,每天北京路邊亂停放的車輛達到幾十萬輛,但真正被處罰的概率很低。

  他同時建議,可以借助技術手段加強執法,“技術手段能夠減少一定人力投入,但隻能是輔助。”郭繼孚強調,無論是電子執法還是人工執法,真正起作用還是要依靠執行。

  他還強調了引導的作用,建議拆除護欄后,對道路實行精細化管理,每條街道設置明顯的指引牌和提示牌,道路劃線更加明確,同時加強監控,一條街道一條街道地去治理。“這些細致的工作將對改變人們的行為起到很大作用。”

  加強對快遞三輪車違法查處

  有代表提出,護欄拆除后,快遞電動三輪、電動自行車等逆行、穿越道路更加方便,開車得更加小心。

  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陶慶華代表在相關議案中提出,目前北京違法停車執法力度區域不均衡,電動三輪車和四輪車缺乏監管,快遞和外賣行業用車管理缺位停車亂和停車難,租賃自行車管理不當等問題突出。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北京交管部門共處罰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輛交通違法行為近4000起,其中涉及郵政快遞和外賣行業電動三輪車的就佔了處罰總數的36%。截至2019年9月份,北京共發生涉及電動三輪車的交通死亡事故48起、電動兩輪車交通事故127起。

  陶慶華建議,依法加大對早晚高峰時段非機動車闖紅燈、超速、逆行等違法行為查處。引導快遞、外賣、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等行業企業建立企業內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教育管理,推動交通違法與企業征信挂鉤,完善獎懲機制。對違反交通規則和不文明出行的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應強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或參加社會服務。此外,陶慶華還建議合理規劃各類車道布局,因地制宜設置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專用車道,確保“各行其道”。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鄧琦 李玉坤 姜慧梓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