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檳委員:建議"內環路"公園綠地互聯互通形成良好慢行環境

2020年01月14日17:08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許檳:建議“內環路”公園綠地互聯互通形成良好慢行環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1月14日,政協北京市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發言。來自致公黨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弘都院總規劃師許檳針對完善北京“內環路”品質與功能作出主題發言。她建議,構建“內環路”互聯互通的綠化系統、綠道體系,逐步形成良好的休憩和慢行環境。

  來自致公黨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弘都院總規劃師許檳在會上發言。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許檳介紹,北京“內環路”全長17公裡,由四條城市主干道圍合而成,地下有4、5、6、7號四條軌道交通線穿過,共設17個車站。到二環路歷史城廓和天安門廣場的距離均在2-3公裡之間,在城市發展中始終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

  她強調,當前進一步聚焦核心區及老城、深化街區層面控規時,一方面需要傳導“都”的上位規劃功能要求,同時也需要落實“城”的生活服務系統。

  規劃功能上,許檳建議,要充分認識北京老城空間尺度大、居住與就業人口多、功能復合性強等方面的特點,補充“內環路”在組織多元城市生活的結構性作用,形成“兩軸+雙環”、“都與城”交相輝映的老城空間格局秩序。

  服務網絡上,建議重視老城百姓對日常生活服務品質和內容提升的迫切需求,使沿街公共設施的業態多元化、服務生活化、消費層次化。

  公共開敞空間體系上,許檳建議將街區環境整治實施的口袋公園等小微綠地,與沿街綠化帶、開敞性庭院、菜市口廣陽谷等大型綠地,與北海、什剎海等濱水岸線,與西單、東單等廣場公園,構建互聯互通的綠化系統、綠道體系,逐步形成良好的休憩和慢行環境。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