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 持續推進街區更新

每個街道至少開展1個街區更新試點

2020年01月04日10:26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池夢蕊)1月4日,北京市東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會上,北京市東城區區長金暉代表東城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

2019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東城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東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東城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東城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為主線,主動作為、攻堅克難,較好地完成了區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9.7億元,增長8%﹔建安投資實現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84%﹔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在5.5%左右﹔細顆粒物年均濃度45微克/立方米,下降13.5%。

北京市東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人民網 池夢蕊 攝

2020年,東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不超過2%﹔萬元GDP能耗和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幅達到市級要求。

報道提到,2019年,東城區街區更新工作有序推進。建立街區更新工作體系,在全市率先出台街區更新實施意見和規劃編制技術導則,全部街道完成控規編制對接。明確在途項目分類處理意見,推動“雙控四降”工作。探索老城整體保護實施路徑,建立老物件收集利用標准,在全市率先出台老材料、老構件收集及使用管理辦法。南鑼鼓巷出台全市首個文保街區停車規劃,雨兒胡同完成“共生院”改造,實現胡同不停車。完成皇史宬文物騰退和廬陵會館等4項修繕工程。南中軸御道實現全線貫通。在街區更新理念的指導下,雍和宮大街完成環境整治提升,實現“多杆合一”“箱體三化”,成為全市的樣板街巷。

2020年,東城區將持續推進街區更新,提升區域整體品質。

有序推動街區更新。認真落實核心區控規要求,健全街區更新工作體系,編制街區更新實施方案,推動街巷整治向街區更新延伸拓展。在街道層面搭建協同治理平台,探索市場化融資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每個街道至少開展1個街區更新試點,實施崇雍大街沿線、故宮周邊等示范街區建設,建設一批“共生院”,讓老胡同居民過上現代生活。

推進中軸線整體保護。落實中軸線申遺保護規劃,開展天橋、正陽橋考古,保護提升永定門公園內御道遺址,推進宏恩觀騰退項目,加快天壇周邊簡易樓項目樓棟拆除,整治影響中軸線風貌的建筑。啟動東堂子胡同4、6號和台基廠三條5號周邊項目文物修繕。推動西興隆街恢復性修建及三裡河沿線保護性修繕,實施韶州會館修繕和前門東區胡同市政改造工程。啟動地鐵8號線鼓樓大街站織補項目。完善文物保護機制,加強文物活化利用與安全管理。

有效改善居住環境。完成望壇、寶華裡、南中軸、金魚池二期西等項目征拆收尾,力爭實現望壇、寶華裡項目回遷房及配套設施全面開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推進實施10棟簡易樓更新改造,啟動簡易樓拆除重建試點項目。出台“和諧家園”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民意立項,將30個老舊小區列入首批項目庫,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新開工老舊樓房加裝電梯10部,實施直管公房修繕272戶。持續推動滯留區環境整治提升。在老舊平房區開展申請式退租試點,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推動老城更新路徑。有序推進豆各庄、“兩站一街”等項目,完成1600套保障房建設。

深化街巷院落整治。制定“精致東城”標准,出台實施意見和指標體系。有序推進崇雍大街南段、安內大街、平安大街、國子監街等整治提升工作,繼續實施重點大街“多杆合一”,推動市政設施“箱體三化”。實施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425條街巷精細化治理。開展院落微整治,推動院內違建拆除和公共設施完善,整治違規轉租轉借,消除院落安全隱患,建設“美麗院落”。拆除存量違建不低於5萬平方米,保持新生違建零增長。

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聚焦重型柴油車、揚塵、餐飲油煙等重點污染源,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動。堅持市、區聯防聯治,嚴控機動車污染。深化環衛體制改革,推進街巷胡同深度清掃保潔。強化科技投入,實現餐飲油煙排放實時監控。大力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推進龍潭西湖6萬立方米調蓄工程。實現龍潭三湖水系連通、柳蔭湖與青年湖水系連通。推進亮馬河水岸綠色空間建設。完成龍潭中湖公園改建以及大通濱河公園二期等重點工程。完成屋頂綠化1.2萬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夯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基礎,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持續保障土壤環境質量安全穩定。

在教育方面,加快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激發社會力量辦園活力,新增學位供給2000個。打造東城特色教育品牌,建設“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推動每名學生掌握1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試點建立科學全面的視力檢測制度,加大近視、肥胖防控力度。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強化家庭學校社會共育機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深化干部教師隊伍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探索建立35歲以下青年教師“成長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改擴建工程。

交通方面,完成手帕胡同等3條次支路征收,完成地鐵14號線陶然橋站紅線內搬遷。實現3條道路完工通車。大力推進醫院、學校周邊交通秩序整治。實施王府井街區智慧交通試點。加強公共區域停車治理,推動不停車區域和不停車胡同建設,實現街巷胡同停車自治全覆蓋。開展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整治,共享單車總量控制在6萬輛左右。綜合整治64處路外停車場,新建共享停車位800個,建設18公裡自行車道慢行系統,完成5處疏堵工程,實現高峰時段交通擁堵指數持續下降。

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深化醫聯體內涵建設,實現中西醫結合緊密型醫聯體順暢運行。推進隆福醫院“北京中西醫結合老年醫學中心”建設,推動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晉升三級中醫醫院。實現區屬醫院“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全覆蓋。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廣“智慧家醫”服務模式,優化社區衛生信息平台建設,推廣送藥到家服務,完善社區衛生績效工資政策。提高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能力,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加強急救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急救呼叫滿足率。深入推進“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建立東城特色的中醫藥服務體系。食品和藥品抽檢合格率不低於99%。

此外,東城區還將著力完善全民健身服務,辦全民健身體育節,積極打造體育主題社區,推動“體教”“體醫”深度融合。改建提升7片足球場、籃球場,改造升級東單體育中心。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健身場所建設運營,推進有條件的中小學體育場地向社會公眾開放。大力普及冰雪運動,新建1座1800平方米的滑冰場,舉辦第六屆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實現17.5萬人參與冰雪運動。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