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豐台園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健康發展,麗澤金融商務區有了數字金融新名片,經濟提質增效顯著﹔PM2.5濃度持續下降,百姓家門口的公園越建越多﹔“智慧家醫”、“喘息服務”、教育均衡發展惠及更多百姓,人民生活向更美好邁進一步……這些都是如今豐台區看得見的變化,夠得到的幸福。經過“十三五”的積累、淬煉和升華,豐台已進入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十四五”開局,豐台將聚力從量變跨越到質變,推動“妙筆生花看豐台”美好願景成為現實。
這五年,豐台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
作為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中關村豐台園在2020年年底迎來了新伙伴: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地鐵運營公司技術創新研究院、畢馬(北京)軌道交通研究院、中國電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式落戶。這些企業的到來讓豐台園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聚集效應不斷增強,打通了“產、學、研、用”全產業鏈條,豐台園開始搶佔國際軌道交通產業技術制高點。如今,中關村豐台園經濟總量、人均、地均產出均居示范區前列。
來到北京西二、三環路之間,可以看見,麗澤已經有了成熟高端金融商務區的“容貌”。五年前,麗澤的新興金融產業還聚焦在信息金融、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如今,進一步向數字金融擴展,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入駐麗澤,全市首個數字人民幣測試應用場景落地麗澤,“數字金融”成為麗澤的新名片﹔華為中國總部入駐麗澤SOHO,中國農業再保險、中國銀河証券等企業也紛紛入駐麗澤辦公。隨著麗澤城市航站樓及大興機場線北延一體化工程開工建設,豐台離世界也“更近一步”,建成后將與北京西站、北京南站、豐台站形成軌道直連,20分鐘可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讓豐台通達八方、聯通世界。
中關村豐台園高科技企業中國通號環形軌道實驗室內,信號工程師王華超、劉沛和劉廣斌正在進行技術測試 攝影劉平
中關村豐台園與麗澤金融商務區的發展,是豐台區持續發力優質產業,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五年來,調結構,強動能,豐台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雙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3%,科技、金融、商務服務等重點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其中,中關村豐台園形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麗澤金融商務區是新版北京城市總規賦予的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首都金融改革試驗區,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正在加快產業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發展新區。
“十四五”時期,豐台將把握“兩區”建設機遇,持續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金融科技創新示范區,培育麗澤金融商務區全球影響力﹔激發中關村豐台園創新活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前沿陣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打造特色鮮明、魅力彰顯的活力中心。
麗澤金融商務區加速發展 攝影原梓峰
這五年,豐台城市面貌持續煥新
南中軸兩側,豐台區東高地街道益豐大院曾經是一處違規群租房,也是東高地居民們的“心頭堵”:“夜間送貨大車駛入大院,裝車卸車的噪音總是不斷。”除了噪音還有燈光,越到晚上就越亮。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8年3月,東高地街道屬地吹哨,多部門報到,聯合對益豐群租大院進行了拆除,騰退后的土地如今變成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一步一景的東高地公園。“東高地街道范圍內有5萬多居民,以前周邊5公裡范圍內沒有成規模的公園綠地。”東高地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公園附近幾個社區的居民最多隻需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公園,周邊交通便利,最遠可輻射至和義街道、南苑鄉等周邊地區。“公園裡籃球、網球、乒乓球應有盡有,健康步道、兒童活動場所一應俱全,老百姓都很喜歡。”
從大紅門地區這樣的成片市場,到老百姓家門口的可用空間,豐台區牢牢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為城市發展留白,為百姓幸福增綠。期間,累計調整疏解市場210家﹔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業企業360家、倉儲物流基地14家、長途客運站2家﹔違法建設拆除、“開牆打洞”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清理整治地下空間2000余處。五年來,豐台區實現“留白增綠”174公頃,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建成嘉囿城市休閑公園、久敬庄公園、東高地公園等一批百姓家門口的公園。
“十四五”時期,豐台區是推動南部地區發展的“主戰場”之一。在減量集約發展的大背景下,豐台區將持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加快城市空間有機更新,塑造城市景觀特色風貌,建設和諧宜居城區。規劃建設中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也在持續推進,南中軸兩側將形成公園群,東高地、久敬庄等公園都在其中。全部建成后,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將成為首都中心城區最大的綠色開放空間,提升北京市民的生態幸福感。
豐台區著力建設百姓家門口的公園 攝影張志輝
這五年,豐台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打開微信,找到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號,點開右下角的“身邊醫生”,點擊“智慧線上診療”。69歲的孫平芳熟練地操作著手機,找家庭醫生王益品線上看診。“我有高血壓的老毛病,長期吃藥,該開藥了就在手機上找我的家庭醫生看診,他開好處方,我遛彎兒的時候就拿著社保卡去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大廳的智能藥櫃那兒取藥,特別方便。”
“我出了樓門就進公園,一進來正好是健走步道的起點和終點,我每天都沿著起點走一圈,再練會兒健身器材,走到終點就直接回家了,每天鍛煉1小時,一點路上的時間都沒浪費,而且新修的健走步道有韌性,不傷腳。”家住盧溝橋鄉西局玉園的溫女士對家門口的休閑空間贊不絕口。
2016年,豐台區戲曲文化嘉年華首次以“北京戲曲文化周”的新身份亮相。2017年“北京戲曲文化周”升級為“中國戲曲文化周”,讓戲曲文化在豐台有了更豐富的展示,百姓也有了更棒的文化體驗。2020年,中國戲曲文化周成為全國首個演出全程5G直播的戲曲文化活動,戲曲魅力從線下走到線上。園林與戲曲融合,二者交相輝映,讓中國戲曲文化周成為北京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豐台區,像這樣民生改善的獲得感,時刻都能感受到。五年來,豐台區立足“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下大力氣推動民生改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不斷改善﹔完成中央民族大學遷建、北京十二中東校區等學校建設,打造一批優質教育集團集群,教育質量明顯提升﹔天壇醫院、口腔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集聚,組建一批“院管型”“院辦型”和專科醫聯體,醫療衛生體系更加健全﹔盧溝橋-宛平城地區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初見成效﹔涌現《赤子歸心》等一批文化精品,文化發展充滿活力﹔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455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五分鐘蔬菜圈”,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再次提升。在提升全區民生福祉的同時,豐台區助力4個受援旗縣全部脫貧摘帽,決戰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十四五”時期,豐台區還將全面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進一步拓展“智慧家醫”的服務內涵,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用好“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平台,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