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1年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创新引领智享未来”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暨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中关村丰台园举行。本次大赛也是北京轨道交通领域举办的首次国际规模的创新创业活动。
大赛聚焦轨道交通产业的投资、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涵盖应用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车辆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融合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大赛将吸引来自全球顶尖的200余个技术团队和企业云集中关村同台竞技,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融合产品首发展示平台,也将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政产学研用”各方合作,共研、共谋产业创新发展。
丰台已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
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丰台已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张鑫介绍,丰台区作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地,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仅中关村丰台园就聚集了国家级研发机构4家、市级研发机构16家、重点轨道交通企业150余家,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咨询到工程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增值服务的全产业链,收入规模从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2%,2020年实现收入预计突破2300亿元。
据悉,丰台拟将大赛打造成为每年一次的常规赛事,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将通过大赛载体,不断发现和培育“创新好苗子”,寻找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的新增量,形成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
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卡脖子”技术亟待解决
目前,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正在加速轨道交通产业的迭代升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和服务市场,轨道交通也是当前我国创新竞争实力最强、市场需求最迫切、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高铁里程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5年,中国内地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运营里程将超过15000公里。到2022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总规模为1023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到2035年,北京市将形成25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日均运送旅客逾1千余万人次。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如专用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软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垄断。为进一步活跃轨道交通领域创新创业氛围,特组织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将发掘一批创新的”好苗子“,完善和延长轨交产业链构建,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
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副主任许渊源介绍,丰台区政府和北京交通大学于3月23日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关村丰台园共同建设“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对标行业“卡脖子”技术,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的轨道交通创新链条在中关村丰台园取得实质性突破。
下一步,中关村丰台园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任务。预计到2022年,中关村丰台园将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