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發布

昨天,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舉行主題為“百年華誕同筑夢,醫者擔當踐初心”醫師節慶祝活動暨“為醫一年”丹心計劃交接儀式。首批為醫一年的丹心學子與剛剛步入鼓樓中醫醫院的第二批學子正式交接隊旗,相互激勵以赤子丹心傳承中醫精神。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楊緒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勵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銳意進取、砥礪奮斗,在第四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昨天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1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邱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主任趙揚玉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三名北京醫生光榮入選。
邱玲是北京首批“組團式”援藏專家,2015年7月底,她主動報名奔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在廣泛調研當地病種、患者情況及檢驗科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帶領團隊填補三個空白:推動建立西藏自治區臨床檢驗中心﹔通過西藏自治區第一家“基因擴增檢測實驗室”的驗收﹔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符合國際標准的臨床實驗室。她還帶領團隊開發了40余項質譜臨床檢測項目,為疑難罕見病診斷提供了新的利器。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時,正值邱玲肺癌術后半年。她迅速遞交了馳援武漢的申請,但被領導好心地駁回了。在后方,她一刻也沒閑著。疫情最重的幾個月,她經常到凌晨一兩點才能休息。協助籌建核酸檢查門診和核酸採樣方艙,梳理核酸採樣送檢流程並進行全院培訓,緊急設計改造新冠核酸檢測中心,有力保障了大后方抗疫的勝利。“這個事情我得去”是邱玲常挂在嘴邊的話,也體現了她的使命擔當。
趙揚玉是國內產科領域知名專家,擅長高危妊娠、疑難重症診治以及疑難手術操作和胎兒鏡宮內治療。作為北京市及海澱區危重孕產婦轉診救治中心負責人,她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胎兒宮內診療技術,建設區域性胎兒宮內治療平台,填補了國內臍帶結扎減胎術等相關宮內治療技術的空白﹔在國內首先提出胎盤植入凶險等級預測的超聲評分系統及圍手術期分級管理體系。作為國家產科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近年來,她帶領產科團隊開展了多項研究,獲得過婦幼健康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疫情期間,她4次參加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為婦兒醫生和孕產婦送上“強心劑”。
在抗疫中,童朝暉被網友譽為“重症八仙”之一。他從事呼吸與危重症醫療、教學、科研工作32年,多次參與應對突發應急公共衛生事件。作為非典定點醫院病區主任,他曾帶領團隊取得了收治百余名患者無一例死亡的戰績。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參與和指導了湖北省武漢市及周邊城市的20家醫院超過2000人次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后來,他又轉戰哈爾濱、吉林、北京、青島、石家庄、通化等地,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連續抗疫250余天,行程超過1.5萬公裡。童朝暉還帶領團隊建立了國內最為完備的呼吸支持體系,率先將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應用於極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在國內首先開展了超聲支氣管鏡等介入呼吸病學技術,解決了大量疑難病例的臨床診治問題。
在昨天的發布儀式上,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為“最美醫生”頒發証書。現場還通過視頻短片和交流訪談等方式,講述了“最美醫生”的從醫感悟,並特別向為新冠疫苗科研攻關拼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趙振東研究員致敬。
鏈接
●“最美醫生”獲獎名單(10人):邢錦輝、吳安華、邱玲、汪四花、張穎、張忠德、趙揚玉、顧玉東、童朝暉、路生梅
●“最美醫生”團隊: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團隊
●特別致敬:趙振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