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將率先以西單商圈為突破口、地安門外大街沿線等重點區域將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鐘鼓樓周邊啟動申請式退租、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二期今年亮相……昨日,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召開,有關街區更新、環境整治、保護修繕等推出一連串的利好消息傳出。
西單商圈啟動外立面整治
2020年,西城區出台《西城區落實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形成涉及重點地區、重要專項、規劃編制與機制探索三大方面44項實施任務。“去年,不少重點項目都交了滿意的答卷,像北海醫院、東天意市場降層拆除和粵東新館、宜興會館文物騰退等均已完成,磚塔胡同、西板橋和觀音寺片區申請式退租工作、靈境胡同33、35號居民房屋騰退工作也全部完成﹔鼓樓西大街保護更新也實現了精彩亮相……” 西城區住房城市建設委主任劉戍東掰著手指頭說著。
對於2021年的相關工作,劉戍東給出的重點項目更多,包括聚焦中軸線、長安街沿線、二環路以及西單商業區等重點地區,明確重點任務;加快推進長安街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和沿二環路文化景觀環線建設;推進鐘鼓樓緊鄰地區、萬寧橋周邊、平安大街等環境整治;加快推進地鐵8號線什剎海站織補、北海醫院和東天意市場降層改造、鼓西地塊織補整治項目建設;加快實施鐘鼓樓周邊申請式退租工作;推進正陽門至永定門景觀視廊整治項目等等。
對於備受關注的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整治項目,劉戍東指出,該項目是對長安街主軸“由線、到網、及面”的進一步立體深化,同時也是落實核心區控規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實踐。“目前設計方案已經完成,分別從功能、風貌、文化、空間、服務、活力、交通及配套機制入手,將在未來幾年內逐一推進,逐步亮相。”據劉戍東介紹,該項目東至大會堂西路,西至三裡河路,北至辟才胡同,南至宣武門大街,覆蓋665公頃。
點位眾多、跨度較大是該項目最顯著的特點。那麼,今年將如何推進呢?劉戍東表示,2021年,將以西單商圈的三個主要點位為突破口,實現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西單文化廣場與漢光百貨之間連橋、西單商圈外立面升級改造和亮相。同時,李大釗故居、京師女子學堂舊址環境整治也將於今年年內完成。
“李大釗故居、京師女子師范學堂舊址環境整治,從門、窗、街巷色彩等都將進行風格上的統一,外立面以灰色為主色調,突出靜謐、典雅的歷史感。”劉戍東表示。
但對於西單商圈的改造,將整體呈現多元、多彩、時尚。西單商圈外立面的整治將包括統一廣告牌、對天際線進行梳理等,“像西單百貨商場的瓷磚裝飾都要進行調整,使其符合西單的整體風貌。”劉戍東強調,還將對西單商圈的存量空間進行優化整合,引進高端業態、網紅店等,“讓西單商圈成為網紅打卡地。”
值得一提的是,西單文化廣場和漢光百貨之間的連橋也是今年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項目的亮點之一。設計師在保証安全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突出其紐帶作用,改變筆直的外形、突出時尚感使其成為一處網紅自拍點。
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
市規劃自然委西城分局局長助理龔釗指出,十四五期間,西城將系統優化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筑形態輪廓、色彩材質、天際線、建筑風格等,以“兩軸”保護統領老城空間整體秩序。通過對城市干道林蔭化改造,凸顯老城棋盤式道路網的格局。
西城還將加快西板橋明渠北段(北海-景山公園西門)等歷史水系恢復,發揮郭守敬紀念館的節點作用,挖掘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帶等歷史水系遺址資源。
同時,重點推進百萬庄、月壇西街西裡等特色小區的保護性修繕工程,形成具有不同時代特征、不同功能特點的特色風貌街巷。開展地安門外大街沿線、陟山門街—景山西街、法源寺文保區等重點區域有機更新,提升大柵欄觀音寺片區公共空間品質,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
觀音寺片區再造一條“楊梅竹斜街”
去年,西城大力推進“林蔭計劃”,完成槐柏樹街等24條道路林蔭建設﹔建成牛街蓮花胡同等5處停車設施,11個街道、84條道路實行居住停車管理,15個街道開展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基本實現全區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
西城區城市管理委主任張丁表示,2021年,西城區將持續開展道路林蔭計劃,通過工程改造、管線挪移等措施建設完成平安大街(西城段)、舊鼓樓大街、騾馬市大街、兩廣路等37條慢行林蔭路。
同時,下大力治理交通擁堵,打造“安寧交通”“穩靜街區”,開展北京雷鋒小學、實驗二小廣外分校、宏廟小學和阜外醫院、兒童醫院、宣武醫院、北京肛腸醫院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重點區域實現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全覆蓋。開展無障礙設施改造專項行動,推進大柵欄觀音寺片區環境整治提升,將在完成申請式退租的基礎上,再造一條“楊梅竹斜街”。
文/本報記者 解麗
其它亮點
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二期5月亮相
據西城區園林綠化局局長吳立軍介紹,2021年,西城在拓展區域綠色空間方面,將大力推進“留白增綠”,高效利用拆違及閑置地、邊角地,繼續開展口袋公園、微綠地建設,新增城市綠地5200平方米。同時,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二期也將於今年5月份亮相。據悉,城市森林亮相后,西單商圈將增加6000多平方米的綠色空間,整體環境和舒適度將進一步提升。
“我們還要深入挖潛空間拓綠資源,建設屋頂綠化5000平方米、垂直綠化1000延長米。”吳立軍表示。
吳立軍強調,西城還將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利用,編制保護規劃,建立健全檔案和信息庫,利用大數據建立綜合管理平台,精心精細做好生長狀態監測、體檢和搶救復壯,通過“尋找最美古樹名木”“聽古樹故事”等系列文化活動,讓古樹、大樹融入居民生活,真正讓古樹名木“活起來”。
此外,在公園建設管理方面,將推進全齡友好型公園改造提升,以人定湖公園、宣武藝園為試點,啟動全齡友好型公園建設,因地制宜設置體育場地,為游人提供“老幼共享”的活動空間,滿足百姓對公園服務的多元化需求。
據悉,到2025年,西城區計劃新增城市綠地4.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1.85%,非歷史文化街區地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完成屋頂綠化2.5萬平方米、垂直綠化5公裡,創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5個、花園式社區5個。通過園林綠化建設強化老城歷史格局,守護千年古都綠色風貌,切實提升核心區景觀環境品質,實現碧水綠蔭環繞,街巷胡同有綠蔭處、有鳥鳴聲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