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反彈更警示絲毫不能鬆勁

2020年02月28日08:2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數據反彈更警示絲毫不能鬆勁

  京平

  2月26日,本市新增1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前兩天的0例、1例,突然反彈至10例,這個數字,對全北京人都是一個很大的震動。

  防控大勢明明整體向好,為何北京還會出現這樣的反彈?從個案看,這是一起在京單位主體責任不落實的典型,鬆懈麻痺導致局部暴發,僥幸心理導致功虧一簣,這個教訓,實在深刻,必須反思。而這樣沉重的教訓,更活生生地印証了之前中央的判斷:越到戰局向好的時候,越要增強謹慎之心,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一毫不馬虎,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隨著復工復產提速,北京輸入性風險、聚集性風險都在上升,“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任務艱巨。在這個斗爭膠著的關鍵階段,唯有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誰疲沓大意,哪個單位有死角盲區,都有可能造成防線的局部失守,而一旦失守,不僅給本人、給單位帶來巨大影響,更會嚴重干擾全市防控大局。

  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吃勁兒,越不能鬆勁兒。鐘南山院士日前預測,“疫情在4月底能得到基本控制”,與其說這是戰勢預測,倒不如說這是全國人民奮戰一個多月獲得的寶貴戰果,與其說這是給大家的一顆定心丸,倒不如說是發出了一道決戰令。事實上,就在鐘老作出預測的同一時段,連續下降多日的湖北省外地區確診病例出現反彈,還有地方出現了聚集性疫情。這都表明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絕非銅牆鐵壁,有的地方甚至還有明顯縫隙。與此同時,國際防疫形勢吃緊,多國疫情出現暴發態勢。可以說,無論從哪方面看,現在都還遠未到可以鬆鬆勁、歇歇腳的時候,決不能有盲目樂觀的情緒。如果說前期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秘訣在一個“嚴”字,那麼未來,我們必須,隻能靠這個“嚴”字去奪取最后的勝利。

  嚴格落實“四方責任”,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這是戰斗的姿態,也是我們必須保持的姿態,向一切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鬆勁心態宣戰,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最終贏得這場與時間的賽跑、與病魔的斗爭!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