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便民菜站、接來料加工 餐企多種經營應對疫情

2020年02月13日08:21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設便民菜站、接來料加工 餐企多種經營應對疫情

  眉州東坡讓利給市民,推出便民菜站,受到好評。 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陳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民過了一個宅在家裡的春節,餐飲企業經營陷入冰點。2月12日,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餐飲企業,發現不少企業推出便民菜攤、承接來料加工、開發外送盒飯等,開始了多種經營。

  上線便民菜站,兩天銷售額10萬元

  “來一棵大白菜,再來幾斤紅薯。”2月12日一大早,眉州東坡酒樓亞運村店門口的便民菜站生意紅火,三四位工作人員戴著口罩不停忙碌,不少周邊的居民排隊在這裡挑菜。

  記者看到,菜站上有幾種四川的特色蔬菜,青皮萵筍每斤5.3元,四川兒菜每斤5元,牛心白每斤4.2元﹔還有四種惠民菜低於市場價格售賣,大白菜每斤1.1元,土豆每斤1.4元,白蘿卜每斤1.3元,紅薯每斤1.8元。另外,還有東坡扣肉、眉州小籠包、各種調料、雞蛋、午餐肉等產品。

  據該店防控組組長劉歡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春節前幾天北京生鮮產品供應有缺口,店裡有很多儲備的新鮮蔬菜,眉州東坡負責人決定拿出來平價供應周邊市民,“兩天就賣完了。”

  為了方便周邊市民,店裡又通過總部配送蔬菜,平價售賣給周邊百姓。便民菜站從1月25日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天早上8點出攤。不僅線下供應,還推出了東坡菜站小程序,推出加工以后的箱裝蔬菜,隨箱還附送每種蔬菜的烹飪“絕招”,受到市民歡迎,“小程序上線兩天,蔬菜銷售額達到10萬元。”

  與商超對接,中央廚房接“來料加工”

  記者進眉州東坡酒樓,要先經過測溫、手部消毒、登記“三道關”才能進門,右側就是一個無接觸送餐區。記者看到,這裡擺了兩個並排的外賣箱,餐廳將做好的餐食放進箱子裡,外賣小哥再取出來,全程沒有接觸。

  眉州東坡餐飲集團董事長王剛介紹,疫情發生后,眉州東坡啟動了總部、職能部門、區域、門店的四級應急預案,要求對員工做好防控,保障他們的吃住行,同時地區與地區、門店與門店之間“劃地為陣”,減少接觸。

  王剛說,店裡營業停滯,但是得讓員工保持在崗狀態,將儲備的新鮮蔬菜讓利給市民,推出便民菜站,也起到了鍛煉隊伍的作用。同時,眉州東坡中央廚房與十幾個商超對接,創新“來料加工”,幫物美、每日優鮮等線上線下企業加工淨菜,既增加了收入,又鍛煉了技能。可以說疫情也促使企業打通了餐飲零售化、餐飲實景化場景。

  眉州東坡還推出“戰地食堂”,全國100多家門店為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熱湯熱飯,截至2月12日,一共送出東坡食盒近萬份。“雖然疫情對餐飲影響很大,但背后有政府、有國家提供的各種支持政策,我們對企業恢復經營有信心。”王剛說。

  ■ 追訪

  老字號升級線上點餐,盡量減少接觸

  北京華天集團將服務重點從堂食轉向遠程預點餐、堂食外送、網絡外賣、團體健康套餐等多種形式,幫助市民減少外出頻次,降低感染幾率。

  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等老字號,還特邀營養專家研發出益於提高免疫力的健康菜品,為復工企事業單位供應放心工作餐﹔不少老字號門店在外賣包裝中附有安心卡片,注明廚師、裝餐人及配送騎手的姓名和體溫。

  聚德華天旗下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峨嵋酒家等老字號,先后推出了“便民菜攤”、室外出攤銷售生活食品等措施,減少顧客在密閉空間接觸的服務措施。從大年初一開始,30多家直營老字號由店內員工組成隊伍,對周邊居民免費配送點餐。

  2月12日上午記者在砂鍋居門口看到,這裡出攤銷售食品十分受歡迎,不一會兒就聚集了五六名顧客購買。“請您保持1米的距離購買。”工作人員用擴音器疏導著購買隊伍,同時還提醒顧客戴好口罩,盡量用移動支付,少用現金。

  峨嵋酒家與社區聯動,為多個社區建立了送餐網絡。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