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如何戰“疫” 北京東風鄉構筑防疫“圍牆”

2020年02月13日16:5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為應對返京帶來的人口流動性增加、防疫難度加大問題,2月10日北京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提出10條舉措,進一步明確各社區、村防疫工作的規定動作,為基層組織和干部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政策法規支持。

“城中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特殊地帶和重點難點。東風鄉在北京10條舉措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展開著“城中村”防疫工作,積極面對基礎設施差、流動人口多、居民衛生意識薄弱等現實問題,緊扣“內防擴散,外防輸出”這一重點,在沒有圍牆的“城中村”構筑防疫“圍牆”,將宣傳工作從村口做到居民身邊。

地毯式排查摸清人口底數 筑起防疫“圍牆”

六裡屯村防疫人員嚴陣以待。

大年三十的一場視頻會議,打響了東風鄉六裡屯村疫情阻擊戰的發令槍。村黨支部書記崔慶明帶領11名班組長放棄休假、即刻上崗,召集人員、採購物資,編寫《致居民的一封信》,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六裡屯村很快進入防控狀態。

第一個任務就是摸清人口底數。村干部和流管站工作人員對全村122戶(大戶)進行地毯式排查,聯系所有村民,特別是出租房主,快速掌握村裡人口流動情況。一共有多少湖北籍住戶、有多少租戶沒有離開北京,這些數字很快被摸清,成為村裡防控工作扎實有力的基礎。

坐落在城市中的村庄沒有圍牆,平常人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如今疫情防控迫在眉睫,村支書崔慶明迅速決定,將9個出入口封閉6個,同時封閉對外開放的商業街,僅保留3個出入口,由專人把守,嚴格管控出入人員。

正值過年期間,買不到封村用的材料,崔慶明聯系村裡經營建材的店主臨時借用﹔找不到出工的工人,村委會的班組長們就自己上,10個“壯勞力”搭鐵架子、拴彩條布,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村落封閉工作,為沒有圍牆的“城中村”筑起堅實的防疫“圍牆”。

從村門口到家門口 全面防控不留死角

豆各庄村入口監測體溫。

“請您出示出入証,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返京人員請登記……”視頻裡常見的大喇叭喊話在東風鄉豆各庄村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執勤點的小喇叭,重復著村干部的提示聲。執勤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溫度計、消毒水、宣傳喇叭和一沓填了一半的表格,上面清晰地記錄著每一個返京人員、臨時來訪人員的詳細信息。

巡邏隊的隊員們每天巡邏,看到不注意戴口罩的居民馬上提醒,胡同裡穿梭著保潔大姐,全副武裝的流管站人員從一家出來,走向下一家。路旁的宣傳欄裡,貼著最新的疫情防控形勢、返京人員監測體溫和登記程序、個人防護的措施、呼吸道症狀患者就醫地址等信息,村裡的標語、橫幅滿是鼓勵大家積極面對的語句,家家戶戶都收到了《致居民的一封信》。

六裡屯村對院落進行消毒。

“城中村”不同於社區,百姓家家戶戶都有小院。村裡的保潔員們不僅對公共空間進行消毒,還把消毒面積擴展到居民家門口,連同家裡的小院也一同消毒。

豆各庄村還對進村機動車採取入口識別管理,在車輛進村時,通過監控自動識別車號,與系統核對一致才能進村,不一致則需要登記。車輛進村后要統一停在指定停車場,不允許在胡同中亂停亂放,降低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為了滿足村民們日常買菜需求,六裡屯村將村西的一片空地設置為臨時菜市場,每周二、四、六,載滿新鮮蔬菜的面包車便會從新發地駛來,新鮮清亮的蔬菜甚至比超市裡的價格還低,完全可以滿足防疫時期居民的日常需求。

破題流動人口精細化管理 誰出租誰負責

新出台的北京10條舉措中明確提出,要嚴格管理出租房屋。房屋租賃中介企業或業主要明確防控責任人和聯系人,按照要求向社區(村)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而東風鄉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早已將這條舉措落實到位。

東風鄉的六裡屯村和豆各庄村分別在東四環內外幾百米處,毗鄰朝陽公園、紅領巾公園,佔據北京“黃金地段”,是典型的城市型“城中村”。由於租金相對較低,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選擇租住在這裡,使村內流動人口增加,現在六裡屯村有居民122戶(大戶),居民685人,豆各庄村現有流動人口2000多人。

這麼大體量的流動人口,僅靠村委會的十幾個人進行管理,力量遠遠不夠。東風鄉為准確摸清轄區內人員流動詳細情況,有的放矢做好重點人員防控工作,本著“誰出租,誰負責”的原則,將出租房主納入到群防群治的主體中,與他們簽訂疫情防控監管責任書,挨家挨戶宣傳,由房主對承租人員進行管理,隨時掌握、上報承租人信息動態,積極配合做好相關人員的居家隔離工作。

在東風,房主不僅要負責對在村租戶的宣傳管理,還要負責電話聯系已回老家的租戶們,告訴他們北京的防疫動態,宣傳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自我防護的知識等。“會不會覺得麻煩?”“不會啊,這是我們自己的事,全國都一盤棋了,我自家的住戶還顧不好嗎?”房主田志全說道。他的房屋中共有28名住戶,其中8名春節期間留在北京,凡是返京的租戶都會提前聯系好他,返京當天由田志全在村口親自接回,現場登記、測量體溫,當面宣傳疫情防控相關事宜。

土生土長的村書記帶頭沖鋒 為居民送菜上門

作為土生土長的六裡屯村原住民,48歲的崔慶明在當選書記后說:“在這個村裡生活這麼多年了,我就是想為這個村多做點事。”每天清晨6:40,村民們總能看到他在村內巡視的身影,這種工作方式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遛村”。

與東風地區成熟的社區相比,六裡屯村的防疫志願者人數要少多了。崔慶明說,“村裡的年輕人上班工作很忙,老人們年紀都大了,這大冬天的,我舍不得讓他們出來,我們能干的都我們干。”

受疫情影響,六裡屯村的傷殘、低保人員、老人們出門買菜越來越難,加上村裡實行封閉式管理,外人進村送菜也不方便。就在崔慶明尋求對策時,附近新發地菜市場的負責人主動聯系他,提出為村裡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送菜上門服務,這與他不謀而合,馬上聯系貨運車,安排村干部直接送菜上門。

一開始隻負責六裡屯村的10份,崔慶明為了讓資源充分利用,讓好事惠及更多人,號召就近的3個社區也加入到送菜上門的行列中。送菜量從原先的10份增加到100份。到2月10日,崔慶明已經5、6天沒有回過家了,雖然家離得很近,但他還是覺得住在村委會心裡踏實,有什麼事馬上就能處理。在這防疫的關鍵時刻,不管是村民還是班子成員,隻要看到他在,就覺得安心。

多重力量入駐“城中村” 各司其職共渡難關

東風鄉副鄉長姜志忠,同時也是豆各庄村的包片領導,負責豆各庄村的整體防疫工作,長期駐扎在村裡。與他一同下沉社區(村)的還有朝陽區政府和東風鄉政府的200多名機關干部。他們大年初二上崗,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步嚴峻,工作量也逐步加大,從剛開始的白班到現在需要24小時倒班上崗。

“現在我們實行的是‘兩隊一站’防疫機制”。姜志忠所說的“兩隊一站”,即巡邏隊、保潔隊和流管站。巡邏隊由區治保人員、保安、村干部和區鄉機關下沉人員共同組成,每組3個人,每天24小時全天候值守。流管站是流動人員管理站的簡稱,東風鄉各村流管站都具備信息化管理水平,擁有數字信息平台,任何返京人員隻要一輸入名字,就能獲取相關信息,租住在哪裡、房主是誰、聯系方式等一目了然。

一同參與村內防疫的還有東風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和治安民警們。2019年,北京市各公安分局落實“一社區(村)一兼職副書記”制度,從每個派出所中選拔出黨性意識強、業務水平高、溝通能力好的民警,通過組織任命,成為“社區(村)副書記”,參與到基層建設的方方面面。這次疫情當前,當地派出所還派出治安民警,協同村內人員共同參與疫情防控。

“疫情期間,如果出現不配合村裡防疫工作的,我們會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採取相關措施。”派出所所長說道。 

(責編:高星、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