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作為擁有三千余戶、七千多居民,成立不到三年,隻有十幾名社工的大型農民回遷社區,東風苑社區居干和居民攜手應對、抗擊疫情。
“有了他們,這次工作順暢不少” 東風苑社區黨委書記馬昕說到。他們是爭著到社區執勤的劉來福,是勸也勸不走的韓秀麗,是家中有愛人監督志願上崗的劉貴…….他們是社區的居民,更是東風苑“老街舊坊益佳親”服務聯盟的隊員。
據了解,“老街舊坊益佳親”服務聯盟是東風苑社區的一支社會組織,前身是2018年東風鄉農民市民化項目的7隻居民文體隊伍。2019年通過公益金項目的引導,發展成志願服務聯盟。聯盟包括種植班、鑼鼓隊、理發隊、秧歌隊,宗旨是通過志願服務傳遞黨的聲音、傳承傳統文化、培養居民主人翁意識。
“一開始居民對進社區測體溫還有些抵觸,有了咱們志願者往門口一站,大家便自覺自願的配合測溫,真的是減少了好多摩擦,社區能迅速鋪開工作他們必不可少”。馬昕感慨到,“應對疫情,下一步社區馬上要開始對流動人口辦理出入証,其中也少不了他們的助力”。
疫情面前,社區上下擰成一股繩。社工韓嫣忙於統計辦理出入証的人員資料,母親連打16個電話都沒能與她聯系上,情急之下到社區辦公場所尋人,看到忙於工作的女兒平安后悄無聲息的走了。
居民為工作人員送上口罩和消毒液。
年前,馬昕拎著6個蘋果到一個曾給社區打過12345的居民家中拜年,雖然事情已經圓滿解決了,但跟有需求的居民的聯系不能斷。“問題該反應反映,該解決解決,但是干群之間不能有隔閡,對於居民工作社區就是這麼有信心。”馬昕說的時候底氣十足。這信心潤物於平時,體現在戰時。疫情突發,人手捉襟見肘,社區副書記陸冬梅剛在社區群裡發布招募志願者通知,立即就有50人報名。社區號召居民減少出行,原本是熟人社會門庭若市的東風苑,忽地就門可羅雀了。
東風苑社區啟用“出入証”對社區進行管理。
外地返京人員自覺在家隔離,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成了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組成聯合跑樓團為確有困難的居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為了減少接觸,社區居民的出入証做好了,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確認有人,再插到門縫裡。
東風苑社區的防疫工作離不開社區居民、志願者的“眾志”,也離不開轄區單位的“相助”。
“這兩天我時常到社區裡查看防疫情況、人員返京情況、居民生活情況,每到社區必能看到東星苑物業經理李桂江。”馬昕說。
東星苑物業是東風鄉鄉屬企業,員工全部為回遷上樓的“本地人”。自家人為自家人服務,細心、負責自不必說。自從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物業公司第一時間響應,1月20號便開始了消殺工作。最初,用滴露一天四次對社區內的電梯按鍵、牆壁、把手等進行消毒。后來,滴露斷貨才換成了84消毒液,消殺頻率也變成了隨走隨消。
“李經理曾經跟我說過,‘社區隨時安排工作,我們立即響應,我們是社區的堅強后盾。”馬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