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特級校長朱繼文:幼兒網絡"學習"家長才是"主導"

2020年02月10日10:46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朱繼文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豐台區豐台第一幼兒園 園長

在疫情的特殊事情,我們看到家長和孩子們都在家進行自我隔離,為了讓孩子們居家生活有意義,教育部負責人提出 “停課不停學”的口號,主要是讓孩子們居家能夠不虛度光陰,讓學習隨時發生,這一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家長理解的在線教學肯定會影響幼兒視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因為幼兒園衛生保健的要求中,幼兒每日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否則會影響幼兒視力的發育。尤其在特殊時期,孩子戶外運動時間基本沒有,視力的調節時間也沒有的情況下,在線學習的明顯弊端也會體現出來,家長有這樣的擔憂是能夠理解的。

我經常與家長們說:“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研究者,生活處處皆教育”。我想對“在線教育”這一教育形式的看待,家長要用“教育者、研究者”的視角來思考,想一想,針對兒童教育,在線教育是必須要孩子觀看嗎?在線教育需要怎樣的學習對兒童發展才有意義?在線教育符合兒童身心發展嗎?如果我們認識到兒童的教育是在生活中的浸潤式學習,體現教育無痕,那麼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者的身份來參與在線教育,讓家長成為教育的踐行者。

鑒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學前在線學習是針對家長成人的學習,而並非兒童。當然也就不用糾結孩子視力發育的問題了。下面講三點在線學習的思考:

首先,成人可以從在線教育平台上學習到有趣的故事兒歌、科學游戲、繪畫折紙、體育活動等等,方便直接運用到家庭生活中,讓親子相處的方式多樣化和多元化。

其次,需要短小精彩、重點突出、讓家長一目了然了解到能在家中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從而把親子游戲或者親子時間精彩呈現,減少電子屏幕對成人時間的把控,以便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在真實情境中體驗學習。另外,新媒體的受眾群體年齡趨勢已經覆蓋到70歲以上的老人,因此爺爺奶奶在線學習,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育兒方式,形成家庭中人人愛兒童、個個懂教育的態勢。

最后,在線教育不僅僅是單邊的教育功能,家長也成為孩子課程的構建者,在生活中創造性的學習。很多家長把生活中實踐的有趣的親子游戲、宅在家中的一日活動、收納整理、衛生清潔、廚房准備、歌舞展示秀等等投放在平台上,家長們也成為了互動參與、享受新媒體的主人。

總之,在線教育是一種孩子學習成長的方式。借用王陽明的思想來說明當下:“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在線學習,終有所獲。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度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不尋常的時光。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