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紛飛中,一輛輛滿載的貨車駛入新發地市場,物美超市的大小門店,新鮮果蔬琳琅滿目,緊急從韓國採購的300萬隻防護口罩正在線上線下陸續發售,北京誼安醫療公司的燕郊生產線上,一台台救命的呼吸機正在以最快速度生產……北京城市運行經受住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考,這背后,離不開廣大民營企業的助力。
3億基金保障蔬菜供應
保障一日三餐,是穩定人心的頭等大事。
作為京城最大的“菜籃子”和“果盤子”,新發地批發市場動員商戶將蔥頭、土豆、胡蘿卜、冬瓜、南瓜等耐儲存產品及時運到市場,並協調出2600平方米庫房和8200平方米場地,供商戶免費使用。這個春節,1619個商戶放棄休息留守新發地市場,成為保供穩價的核心力量。
面對疫情,零售企業也馬不停蹄。春節期間,全北京物美大大小小800多家店都在堅持營業。為保障疫情期間的貨源供給,物美設立了3億元保障基金,提前向農戶支付貨款,各地蔬菜不間斷運到京城,隨到隨發進門店。除夕當天,物美副總裁親赴韓國,多方洽商后帶回300萬隻進口口罩,解了不少顧客的燃眉之急。
盡管顧客稀少,不少便利店還是堅持24小時營業。天還沒亮,便利蜂店長尚夢琪已在寒風中騎行8公裡,趕到了位於安貞路的門店,替下已工作一整夜的同事。
便利店堅守的原因很簡單:“附近很多顧客在這兒買熱菜熱飯,我們關了,這附近就真沒什麼商業了。”疫情防控期間,便利蜂在京的500多家店大部分都不打烊,熱騰騰的早餐、滿滿當當的貨架,成為市民身邊24小時不間斷的補給站。
“不漲價、不斷貨、保安全”,商業企業的這份承諾,讓疫情防控期間宅在家裡的市民心裡踏實了很多。
兩周趕工400台呼吸機
春節前,北京誼安醫療公司急救呼吸線負責人馬睿超剛回到河南老家,就接到了回京加班的通知。此時,距離他老婆預產期隻剩下幾天了。
走還是不走?這個抉擇有點難做。“還是回去吧!我們多生產一台,前線就能多救治幾位患者。”
隨著疫情發展,北京誼安醫療接到大批呼吸機訂單,多半來自湖北。為此,公司第一時間召回售后服務團隊、制造供應鏈團隊等近300名員工,終止春節假期,全力生產,大年初二全員復工。
目前,誼安已完成400多台呼吸機的緊急生產,還有800多台呼吸機正在生產中。多位誼安專業客服工程師還辭別家人,從外地“逆行”到武漢,進入各大醫院緊急檢修維護設備、進行安裝培訓,確保所有設備均能正常運轉使用。
第一時間響應的北京民營醫藥企業還有一大批。得知武漢新型肺炎的檢測試劑盒出現短缺,金匙醫學加班加點生產“2019-nCoV病毒檢測試劑盒”。目前,金匙醫學首批價值200萬元的1萬人份檢測試劑已捐助至武漢。從原材料到人工、包材,再到物流送往一線醫護人員手中,金匙醫學承擔了全部費用。
夜深人靜,當整座城市進入酣眠時,洛娃日化順義廠區仍燈火通明,生產線正24小時不間斷生產。“150多名員工三班倒,人停機器不停。”洛娃集團是疫情防控必需品制造企業之一,目前生產的84消毒液等每天可達100噸,保障著本市供應。
9天建成火神山信息系統
年三十晚上,東華醫為的200多位技術人員接到了一個新任務: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搭建信息系統。各大醫院的患者信息系統一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時間緊迫!“我們組建了一支有200多人的線上‘突擊隊’,全員放棄休假、支援系統建設。”東華醫為負責人說,線上突擊隊先后完成負軟件系統安裝、調試、本地化等相關工作。
線上團隊有了,還需要一支隊伍到武漢“前線”搭建系統。公司發布“動員令”,讓員工自願報名奔赴武漢。不到4小時,就有200余名員工主動請纓。最終,甄選出的50多位技術人員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隻用了9天時間,火神山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完成,投入運營。
春節假期,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也緊急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團隊,他們的目標是攻關一套AI測溫系統。2月4日這天,曠視科技AI測溫解決方案系統率先在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和牡丹園地鐵站試點運行。
“新產品能抓拍臉部、識別額頭,同時實現紅外測溫。”曠視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機場等高密度人員流動的公共場所,被測對象不用摘口罩,也不用排隊, 3米之外就能實現遠距離測溫,快速定位出體溫異常者。
北京眾多民營企業還踴躍捐贈加入“戰疫”大軍。根據市工商聯的數據,截至昨天北京市459家民營企業、商會等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共計18.81億元。
本報記者 馬婧 曹政 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