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建成 火神山醫院交付

2020年02月03日07:1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交付

  建成后的火神山醫院。

  通訊員 王騰攝

  本報記者 趙瑩瑩

  在一場與病毒賽跑的“戰役”下,一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再次詮釋了“中國速度”。昨天,武漢火神山醫院宣布交付。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參照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經驗,將於今日起正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一場與時間的“拔河”比賽

  在火神山醫院之前,中國人恐怕從未如此挂念過一座醫院的建設。每天,數千萬網友端坐在或大或小的屏幕前,自願充當“雲監工”,為建設者鼓與呼。

  分秒必爭!這是一場與時間“拔河”的比賽。

  1月24日,除夕,上百台挖機抵達現場,開始土地平整。

  大年初一,火神山醫院正式開工﹔初三,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初五,300多個箱式板房骨架安裝完成,開始同步進行機電管線作業。

  1月30日,大年初六,HDPE膜鋪設全面完成,同步進行污水處理間設備吊裝。

  2月1日,大年初八,全面展開醫療配套設備安裝。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醫院工程交付。

  高峰期,4000余建設者合力鏖戰,大型機械設備24小時不間斷施工,再度展現了中國速度與中國力量。

  建設奇跡背后“最可愛的人”

  “我們一定不負囑托,保証質量、保証工期!”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項目經理張正林深深記得,1月25日,他帶著128名黨員建設工人在黨旗下鄭重宣誓的場景。

  勇者逆行!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后,是數千名建設者的辛勞和汗水,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情懷。

  向志軍、向志亮、向志明、向志超、向志兵五兄弟,在得知工人緊缺后,大年初一齊聚火神山項目,共同負責設備支架的安裝。“一家人一條心,為了武漢早日渡過難關,咱們頂上去!”大哥向志軍說。

  胡連江和妻子張碧琳,自除夕起就沒見過面。胡連江在機器轟鳴的火神山工地負責協調物資保障,身為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的妻子則奮戰在隔離病房。“老公,我繼續去病房了,病毒並不可怕,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可以渡過難關!”時常在忙碌中錯過的夫妻二人,隻能用微信留言互訴衷腸。

  徐后祥和兒子徐明,也是同城相望。老爸在火神山醫院負責門窗和板房安裝,兒子在雷神山醫院擔任后勤保障。年逾五旬的徐后祥,一干就是20個小時不合眼,“兒子上了戰疫前線是我的驕傲,我也不能落后。”

  技術員黃甜,則在新婚之夜從老家天門趕回武漢,挑起火神山2號樓的深化設計重任,讓780多個集裝箱都能嚴絲合縫地拼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一定要沖在最前面,絕不能退縮。”

  網友紛紛點贊,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小湯山模式”將多地開花

  叉醬、鏟醬、白滾滾、多爾滾、藍忘機、送灰宗……隨著火神山醫院宣告落成,挖掘機“天團”的任務也告一段落。然而,它們的征途仍將繼續。黃岡、鄭州、濟南、濱州、莆田,多地正陸續建設“小湯山醫院”。

  北京小湯山醫院的總設計師黃錫璆表示,在迅疾的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小湯山模式”被証明是積極高效的疫情阻斷方法。

  2003年非典期間,兩個月的時間,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收治了680名非典病人,最終672人康復出院,死亡僅8例,病死率為世界最低,而參與治療和護理的醫護人員無一人被感染。

  17年過去,新版“小湯山醫院”,規模質量、設計和設備水平都更先進。

  據介紹,醫院共有兩棟住院樓,呈中間醫護兩邊病房的“魚骨狀”布局,從走道可步行至任何一間病房,每間病房均單獨設置不可循環的新風系統和排風系統,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潔淨,排出氣體經消毒后才會進入大氣。

  為做到綠色環保,杜絕空氣和水污染,醫院鋪設了5萬平方米的HDPE防滲膜。這是一種結晶度高的熱塑性樹脂,可以讓污水和廢棄物無法滲透,相當於給醫院地塊穿上一層“防護衣”。再加上醫院污水處理全封閉運行,三級液氯消毒后直接通過專用泵管送達市政管網,能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滲入地下、流進湖中。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