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四處山野史跡獲文物認定

2020年01月24日08:5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海澱區四處山野史跡獲文物認定

  蓮花寺南和尚塔群其中一座殘舊的古塔

  絕壁上的鳳窩摩崖石刻

  大工村元代摩崖石刻

  大工村古橋,建於明代

  “家鄉又多了四處文物,心裡很是興奮,自豪!”近日,張文大收到海澱區文旅局四張《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歷時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收獲回報。這四處文物分布於蘇家坨鎮的山區,位置偏僻隱蔽,包括古橋、古塔、摩崖石刻,歷史最久遠的可追溯至元代。

  近日,海澱區文旅局的工作人員將四張《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送到76歲的張文大手中。文物部門將蓮花寺南和尚塔群、大工村古橋、大工村元代摩崖石刻、鳳窩摩崖石刻四處遺跡認定為文物。老人歷時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張文大在海澱區土生土長,現任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理事。多年來,他在鑽研海澱文史過程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歷史遺跡並無文物身份,不受《文物法》保護,不利於文化傳承。於是他開始踏查研究,並整理成13份《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表》,於2018年年底遞交至當時的海澱區文化委員會。

  后經政府機構改革,海澱區文委改為海澱區文化和旅游局,但文物認定工作並未受到影響,13項中的4項率先獲得文物認定。還有3項仍在認定中,分別是:肖家河古橋、大護國保安寺遺址、管家嶺大牆圈。尊勝塔遺址,因不在海澱區界內,未獲認定。

  此外,不予認定的5項分別是:官河遺址、楊家花園、楊家陽宅、四十七中大牆圈、五七山洞。區文旅局也逐一進行了書面答復。

  張文大表示,對於沒能認定成文物的項目,他會進一步研究,准備行政復議。

  北青報記者從海澱區文旅局了解到,接到張文大的申請后,他們組織了前期調研、專家評估,並由區文旅局綜合考量、出具認定結果,將會在區政府網站或《海澱報》上逐一公示。

  內存

  被認定的四項文物什麼樣?

  率先獲得認定的四項文物,全部位於蘇家坨鎮的山區,最遠可追溯至元代,進一步豐富了北京西山文化帶的歷史內涵。

  鳳窩摩崖石刻

  民國文化名人的友情見証

  寨口村南山的絕壁上,刻著繁體楷書“鳳窩”二字,字高近1米,筆力雄渾。落款:歲己巳(sì)清明日,倬(zhuō)盫(ān)爲沅叔書。

  2001年,張文大發現這處摩崖石刻。經考証,刻於1929年清明節,作者倬盫是近現代書法家邵章的號,邵章曾為京城九門題寫門額。沅叔是中國近代藏書家傅增湘的字號,傅增湘1917年起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后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

  張文大從附近村庄了解到,距“鳳窩”二字約100米遠,曾經是傅增湘的家族墓,1937年遭破壞。傅增湘本人並未葬於此地。

  “鳳窩”的含義是什麼?張文大判斷,是因墓中葬有傅增湘家族中多位女眷,但這還有待進一步考証。他認為,“鳳窩”見証了民國時期文人的友情以及寄托哀思的情感表達。

  大工村古橋

  消失古寺的建筑遺存

  在大工村附近的淺山區,尚存一座單孔磚石拱橋。橋長約6米、寬約2米、高約5米。人跡罕至、年久失修,古橋破舊不堪,好在拱券基本完整,橋牆等基礎部分為毛石構筑,拱券頂端由青磚碼砌,橋下原先可走水,但現已干涸。

  張文大考証發現,這座古橋為西峰寺前古橋,建於明代。寺院建筑無存,遺址也在去年被埋,古橋成為西峰寺為數不多的歷史遺存。張文大認為,在北京眾多古橋中,西峰寺古橋雖算不上氣勢宏偉,卻也是獨一無二。

  大工村元代摩崖石刻

  713年前的採石遺証

  從大工村繼續向西攀爬,樹林茂密、山路模糊,攀登至海拔約500米的一片柏樹林中,大工村元代摩崖石刻便隱藏在此。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一塊深灰色的岩石上,從左至右縱刻文字,全文如下:軍一千名,千戶、百戶。

  石匠佰十名,提領田瑛、高貴,百戶張資胤(yìn)。□子。大德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石門。(共38字,第25字漫漶不清)

  張文大介紹說,大德為元成宗鐵穆耳的年號,大德十一年即1307年。千戶、百戶是元代世襲軍職。此文刻字隨意,但其年代較為久遠,証明元朝軍隊曾在此採石。

  荒山僻谷之中,為何會有上千軍民開山採石?張文大查閱《日下舊聞考》判斷,元代軍民在此採石,疑為修建山后的仰山棲隱寺或東嶺尊勝塔。

  蓮花寺南和尚塔群

  明代古塔、地宮均被盜挖

  寨口村的山谷中,隱沒著一處荒涼的塔院。四座殘舊的古塔,造型各異,錯落分布在山坡上,地宮均被盜挖,好在主體結構基本完整。

  張文大介紹,現存的四座古塔,建於明代或更早,是高僧的墓塔,地宮用以存放僧人的骨灰和舍利,還可能有隨葬品,但從現場並不算新的盜洞來看,四座古塔很可能多次被盜。

  北青報記者現場看到,塔院周圍散落著很多古舊建筑構件,有的被砌在擋土牆內。因此懷疑古塔不僅被盜,還遭到過破壞,幸存下來實屬不易。 本組文並攝/本報記者 崔毅飛

  對話

  民間學者申請文物認定

  可為文物普查拾遺補缺

  對話人: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參與此次文物認定工作,走訪了張文大提交13項申請中的大部分項目。

  北青報:張文大先生的13項文物認定申請,為何有5項“不予認定”?

  劉衛東:遞交文物認定申請的民眾,多數並非文博工作者,對於歷史遺跡的認知和專家不免存在分歧。專業文博工作者提供的鑒定物,也有被篩分下來的情況。即便專家之間面對同一處史跡,也可能存在不同見解。因此存在未獲認定的項目很正常。

  北青報:文化部2009年頒布施行的《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為民眾參與文物保護開辟了路徑。在這十多年裡,民眾向官方提交文物認定申請是否常見?

  劉衛東:目前還沒看到過相關統計。能感覺到,民眾發起保護的項目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一些文保志願者身上,但數量還不是很多。

  北青報:民間申請認定的歷史遺跡,具有哪些特點?

  劉衛東:民眾發現的歷史遺跡,對歷次文物普查,能夠形成一定程度的拾遺補缺。例如此次獲得認定的四項文物,位置偏僻隱秘,在文物普查中很難被發現。但這些山野文物的后續管理存在一定難度。

  北青報:您能否具體談談后續管理中的難點?

  劉衛東:文物數量增多,但文物工作人手卻比較少。公布為文物,后續管理就要跟上,如設置文保牌、安全巡查、環境整治、修繕保護、展示利用等等。僅安全巡查一項,除大工村古橋,其他三項不僅不通車,而且沒有像樣的路。大工村元代摩崖石刻,徒步往返一次需要2個小時﹔鳳窩摩崖石刻位置險峻﹔蓮花寺南和尚塔群藏在密林中,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這些難題都需要當地的文物巡查員,在日常管理中努力克服。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