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護險"怎麼推廣?人大代表:推"長護險"還得調研養老機構

2020年01月18日09:0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長護險”怎麼推廣

長期照護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被稱為“五險一金”之外的“第六險”,在市人大十五屆三次會議上,眾多代表對此展開熱議。

“長護險”的現實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有350萬人左右,每4名北京市戶籍人口當中就有1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預計到2020年,北京市戶籍老年人口將超過380萬。目前,失能半失能老人約50萬,佔本市老年人口的14%左右。

“我們其實不僅面臨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升高,還面臨著‘421’家庭結構的照護難題。”市人大代表、豐台區頤養康復養老照護中心院長施穎秀說,她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和上門入戶發現,對於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這樣的“421”家庭來說,由於子女不能經常陪伴在老人身邊,空巢、高齡、失能失智老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嚴重缺乏專業的照護,導致老人極易發生疾病加重、褥瘡、墜積性肺炎甚至猝死等風險。

“正是因為在家裡不能得到專業照護,部分老人就把目光放在了醫院。”市人大代表、惠佳豐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磊接過了施穎秀代表的話,張磊代表來自醫療護理領域,他在調研時就發現,有不少重度失能老人長期住院。

市人大代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長年在醫療系統工作,她也發現了大批失能、失智老人長期佔床不願出院的情況。施穎秀代表也做過相關調研,她舉例,如果一個老人在醫院住院,一天沒有任何治療就要花費護理費床位費200元,加上入院各項檢查,基本1個月要花掉幾萬元。

因此,“長護險”的出台和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

設置科學繳費機制

從2018年開始,本市陸續在石景山區和海澱區開展“長護險”試點。海澱區開展的是商業性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採取“個人投保+政府補貼”的形式,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和家庭、個人多方共擔,互惠互利的長效機制,為實現居家養老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有益嘗試。

徐鳳芹代表說,從國際經驗看,除了日本“長護險”以40歲以上人群為繳費對象外,其余已經開展“長護險”的國家或地區都以有收入人群為繳費對象,低收入人群和兒童不繳費。徐鳳芹建議由全體勞動者繳費,實行按比例繳費與定額繳費並行,對有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的人群按照其工資的一定比例繳費,對沒有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的人群按定額繳費。她還建議政府應加大投入的比例,具體應結合財政收入支出、被保障人群總數等因素精算得出。

推“長護險”還得調研養老機構

而施穎秀代表則建議,在推進“長護險”全覆蓋的同時,醫保部門還應該針對能接收重度失能老人的養老機構和臨終關懷機構進行調研,將所產生的醫療護理費用分級分類。同時,一些不在養老機構的失能老人在居家照料中,應該通過評估,優先保証失能空巢老年人的上門服務,合理設定家庭養老服務床位的服務范圍,與衛健委的家庭病床的服務范圍內涵有所區別,並合理設置按服務收費、按日收費等綜合服務包的報銷機制。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