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冕)故宮每天產生的約20噸垃圾將逐步“變廢為寶”。昨天一早,“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合作備忘錄簽約。未來兩年,故宮邀請的一批專業“外援”將到位,從辦公區開始,分步推廣“零廢棄辦公”和“零廢棄游覽”。
簽約雙方分別是故宮博物院與萬科公益基金會。雙方合作期為兩年,目的是將故宮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零廢棄博物館。期間分兩個階段逐步推進,即故宮“零廢棄辦公”和故宮“零廢棄游覽”。同時,項目將通過各項宣傳體驗活動,倡導故宮觀眾及更大范圍的社會公眾關注並踐行垃圾分類行動。
按照規劃,雙方將率先對故宮廢棄物場景分析調查,篩選和對接回收渠道,設計和放置分類裝置等。“我們希望提煉出一個‘故宮方法’,在文物古跡、博物館等一類場景中可以推廣的模式。”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萬科公益基金會將整合外部優勢資源,邀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楊明潔設計工作室、北京昊業怡生生物有限公司、碳阻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團隊共同打造集環境行為學研究、工業設計、碳減排和垃圾分類處理領先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性、示范性垃圾分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