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任珊)交通出行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還將扎實推進綠色優先。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正光透露,中心城區已有6條線路實現了2分鐘的運行間隔,6號線今年將“跑進”兩分鐘。本市正在研究地鐵安檢人臉識別方案,將在客流量較大的車站試點先行。
“隨著軌道交通線路加密,新的地鐵線路投入運營,網絡運輸能力提高,給一些老線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比如東西向線,根據我們的統計,7號線、6號線貫通后,1號線客流量明顯下降,擁擠程度減小。”謝正光代表表示。
每年,地鐵公司還會根據客流的情況,著力提高每一條線路的運輸能力。“按照計劃,中心城區的線路,早晚高峰時段最小發車間隔都要達到2分鐘一趟,目前,1號線、2號線、5號線、10號線等6條線路已經實現這一目標,其他線路我們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謝正光代表介紹,作為“骨干線路”,6號線今年發車間隔有望縮短。
“6號線具有明顯的潮汐特征,隨著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早晚客流大,十分擁擠,目前最小發車間隔大約兩分半鐘。”謝正光代表解釋,別看只是短短的一兩分鐘,提高運輸能力、縮小發車間隔,要配備很多硬件條件,比如增配車輛、改善供電設備等,“由於6號線沿線的供電站建設等一些制約因素還沒解決,我們正在跟建設方一塊研究推動,今年將優先實現‘跑進’兩分鐘。”
北京地鐵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解決大客流安檢排隊問題。謝正光代表介紹,前年,北京地鐵常態限流車站達到72個,去年減少了5個,“今年還會繼續減少常態限流車站的數量,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出行體驗。”
更多高科技也將助力緩擠。“很多上班族天天坐地鐵、每次都安檢,而且都是固定線路。我們能不能提供快捷甚至免檢的方式?”謝正光代表坦言,前些年由於技術受限遲遲沒有推進,現在技術完全沒問題了,操作問題有待研究,“我們正在探索基於乘客信用的智慧安檢模式,加強乘客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地鐵‘白名單’及快速安檢通道制度。”據悉,目前,“刷臉”的快捷安檢方案正在研究中,將在客流量較大的車站先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