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區區委書記王成國:運營北京首個森林城市

2020年01月14日17:32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運營北京首個森林城市

  市人大代表、平谷區區委書記王成國在兩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平谷肩負首都東部生態屏障的重任,一幅“生態休閑之都”的美麗畫卷將徐徐展開。

  平谷區屬於生態涵養區,是首都東部的重要生態屏障,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態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谷分區規劃共有十一章,聚焦完善功能和空間體系、守護綠水青山、綠色創新發展、保障民生福祉、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加強城鄉統籌等多個方面。

  關鍵詞

  森林城市

  生態空間體系

  由山區生態屏障、生態休閑綠谷、九河生態廊道以及水庫、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組成。

  造林綠化

  運營北京首個森林城市,落實北京市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實施生態保育和地質破壞地區的生態修復工程,強化森林、河流、濕地之間的生態銜接,提升森林面積與質量,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7%左右。

  綠道網絡

  形成市-區-社區三級綠道網絡。到2035年健康綠道長度達到254公裡,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8.5%。

  關鍵詞

  綠色創新

  農業科創

  打造北京平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馬坊工業園區和興谷經濟開發區三大中關村平谷園發展片區。重點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無人機、智能裝備等產業,同時發展科技研發孵化、總部辦公等科技服務業。

  旅游休閑

  打造國際化休閑旅游品牌,將高端休閑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建設面向中心城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休閑游憩空間,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

  智慧物流

  加強與首都機場、天津港和京哈鐵路主干線的交通聯系,充分利用保稅、海關、口岸、“互聯網+”等功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展示交易,建設綠色智慧物流貿易區,更好地服務首都。

  關鍵詞

  民生

  集約用地

  增加城鎮居住用地供應,補足城鎮住房缺口。合理控制農村宅基地規模,鼓勵農村宅基地集約化建設。到2035年新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農村新批宅基地規模嚴格控制在戶均173平方米以內。

  住房改善

  構建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商品住房和集體租賃住房相結合的住房供應體系,全面實現住有所居。

  通過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等方式,開展城中村邊角地整治,探索城市更新實施新路徑。

  教育設施

  新增小學、中學20余處,預留高等教育用地及國際化、高端化教育的未來儲備用地。到2035年平谷區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達到3984平方米,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8年。

  城市交通

  通過京平高速、京秦高速和密涿高速實現與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的快速聯系。

  推動鐵路資源整合,將平谷地方鐵路接入京平物流綜合樞紐。

  推動軌道交通平谷線建設,並合理組織其與地面常規公交及旅游公交接駁。

  優化現狀道路斷面,加強新建道路管控,建立完整、獨立的步行與自行車道網絡。到2035年,新城綠色出行比例不低於80%。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