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委書記 張力兵
2020年,門頭溝區將繼續堅定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農村工作會精神,全力打造“紅色門頭溝”黨建品牌和“綠水青山門頭溝”城市品牌,以“講奉獻、爭第一”的門頭溝精神,當好“兩山”理論守護人。
2020年,門頭溝區堅決把守護好綠水青山作為最大政治,筑牢首都西部生態屏障。強化規劃引領。落實分區規劃,編制新城街區控規和鎮域國土空間規劃,發揮規劃的剛性約束作用。強化植綠護綠。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1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封山育林15.1萬畝、廢棄礦山修復12.9公頃。強化生態保護。堅持“摳0.1微克”治理PM2.5,落實河長制,推進永定河山峽段綜合治理,打造京西生態走廊。
同時,門頭溝區將聚焦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打造“一園兩區”。以中關村門頭溝園為核心,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設計打造中關村精工智造創新中心,以新首鋼協作配套區為支撐,強化與石景山、首鋼對接,探索發展“體育+”等冬奧相關產業,推動科技創新服務要素集聚。以阜外醫院西山院區和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為引擎,打造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嚴格執行全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確保打造生態友好型產業。發展精品民宿。用好與西城區共同設立的8億元專項扶持資金,推動《精品民宿發展服務手冊》23項優惠政策落地。建設富民增收“百果山”。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打造“民宿+”上深耕細作,推動傳統景區、精品民宿、鄉村旅游深度融合,讓群眾捧牢“金飯碗”,吃上“生態飯”。
2020年堅持以“紅色門頭溝”黨建為引領,抓牢主體責任,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等“六城聯創”,在堅持首善中勇創一流。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率先推進落實“三年行動計劃”“理舊賬工程”“蹲下身子搞調研行動”“服務基層機制”等“四個一”長效制度,守初心、擔使命。聚焦“七有”“五性”,優化公共服務,深化“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堅決打贏低收入精准幫扶攻堅戰,實現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繪好門頭溝綠水青山圖。
(本報記者 張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