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晨委員代表無黨派人士發言。人民網 尹星雲 攝 |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天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上,18位政協委員進行大會發言,這也是本次政協會議舉行的第二次大會發言。吳晨委員在代表無黨派人士發言時建議,打造國際影響力城市復興品牌,培育新首鋼園區創新活力。
在談到新首鋼園區活力復興實施路徑時,吳晨建議,一是建設綠色智慧園區。規劃建設數字智能園區,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推動全域智能化應用服務實時可控,建立健全大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園區,提出並突破城市設計領域重大關鍵技術前沿課題。
二是加快推動地鐵建設。以綠色交通引導沿線用地的開發建設,營造“無縫城市”和社區環境建議盡快啟動地鐵11號線(M1)一期東段項目和R1線建設,通過軌道交通的建設為新首鋼園區帶來新的城市功能、空間模式及發展契機。
三是舉辦大型論壇活動,目前北京已正式提出申辦國際建筑師協會2026世界建筑師大會,建議將新首鋼園區作為主會場,這會將“新首鋼園區”這一“國際影響力城市復興品牌”和北京“世界建筑之都”願景的營造,推向新的高度。
四是關注后奧運時代,通過冬奧會的舉辦創造更多的長期就業機會,包括場館的專人管理、運行,市民相應的教育,培訓;建立大型活動、旅游服務、商業開發在內的綜合業務多元開發體系;培育自主品牌項目,打造群眾性體育活動品牌。
五是吸引高端人才聚集。“新首鋼國際人才社區”將為國際化人才落地北京搭建“產城融合”的承載平台,積極落實“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導則”,打造“宜居環境、創新事業、生態低碳、交通網絡、教育文化、鄰裡交往、醫療健康、服務配套、管理治理”九大場景,為確保北京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六是打造專屬首鋼形象。在積極落實新首鋼園區三年行動計劃的同時及早開始研究謀劃后續的第二個三年計劃,著手策劃打造“世界影響力城市復興品牌”的戰略布局和路徑,使之早日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北京篇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