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黃村鎮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綜合窗口工作人員正在幫助市民辦理業務。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攝
202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
探索實行基層政務服務大廳周末服務制度。在城市副中心建設智能政務服務大廳。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開展“秒批”“無感審批”等智能場景應用,實現更多事項全程網辦、1000項事項移動端辦理。
新京報訊 (記者沙雪良 鄧琦 李玉坤 戴軒 姜慧梓 應悅)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探索實行基層政務服務大廳周末服務制度,開展“秒批”“無感審批”等智能場景應用。記者昨天從東城、西城、海澱、豐台、大興等區了解到,周末服務、錯時服務、延時服務已在街道、鄉鎮實施,一兩個月裡已服務了數千市民。
在1月11日晚間的市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咨詢活動上,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劉強表示,北京市將在企業政務服務方面推動錯時服務,在市民辦事方面推動午休時間服務、周末服務。
“延時服務、周末服務主要是服務市民的。”劉強介紹,市民辦事和企業辦事需求是不同的,為了方便市民在午休時間、周末辦事,年內將在街道和鄉鎮的政務服務大廳推廣延時服務。
由於企業一般是工作日辦事,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將推動實現錯峰服務,“比如早開門一段時間,方便企業辦事”,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服務主要集中在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和專業服務大廳。
目前東城區、西城區、海澱區、大興區等區已經在試點錯峰服務、延時服務和周末服務,方便居民辦事。
來自豐台團的市人大代表高文娟介紹,豐台全區從2019年開始推行社區“錯時上班”,工作日午休時間和周六的上午,安排專人值班﹔工作日17時到20時市民還可預約辦事。同時,去年11月起,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午休時間開放部分窗口對外辦公,企業和群眾可辦理區級中心全部進駐事項。
在密雲區,所有的街鄉級村居的政務服務窗口周六日都將正常辦公。該區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區級、街鄉級村居政務服務窗口均不再午休,全天為居民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區級政務服務中心周六對外辦公一天,各街鄉政務服務中心及村居政務服務站周六日均正常辦公。據介紹,周六在區級政務服務中心可辦高頻事項463項,街鄉可辦民生類事項61項,村居可受理37項業務。
東城
全響應服務滿足多元化需求
去年4月15日起,東城17個街道177個社區全面實行全響應服務制,社區通過值班、預約等形式,在正常工作時間、工作日午間和晚間、周末都能夠服務社區居民,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按照相關方案,根據居民預約,工作人員可在工作日17時30分至20時、周六9時30分至16時在崗服務,工作日午間開啟值班服務。
早在2018年年底,改造升級后的東城政務服務中心推行中午不休息措施,工作日辦公時間為9時至17時。在一層大廳設立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晚上其他區域關閉后也可以進入。自助服務區設置了10台左右的機器,包括工商自助打証機、個人所得稅完稅証明打印機等。
東城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全市第一家24小時自助服務的大廳,在這裡可以進行工商打印營業執照、檔案查詢、個人的納稅完稅証明查詢等。
此外,自助服務區的兩台政務服務自助機可以對廳內717個事項進行自助查詢、自助申報,配備的自助取件櫃,方便辦事人自主安排時間取証。
西城
政務服務“午間不間斷”
自2019年12月份開始,西城區259個社區服務站和15個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實行“周六不打烊”。同時,區政務服務中心和15個街道政務服務中心提供“午間不間斷”服務。方案實施一個多月來,區綜合大廳和街道大廳提供延時服務,共為3200人次提供延時服務。
“周六不打烊”讓居民在時間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方便了上班族、殘疾人、軍人及社會救助人員、老年人員等人群,解決了“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問題。
周末可辦理事項主要涉及企業登記類及居民辦理“一老一小”社保、醫保卡更換、醫藥報銷、車輛登記、失業人員登記等民生事項。
西城區椿樹街道還開放“24小時手機預審預約”服務平台,平台直接顯示辦理業務政策信息、辦理流程,以及所需相關辦理材料,方便企業群眾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辦理業務的時間及事項。此外,提供郵政EMS政務專遞郵寄服務,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后,可以選擇直接將審批材料放入24小時豐巢快遞櫃自行領取或直接將結果物快遞至指定地點。
海澱
區塊鏈技術助推“智慧審批”
2019年底,海澱區“智慧審批”服務正式上線。“智慧審批”服務基於全區“一網通辦”平台,應用區塊鏈、人臉識別、OCR自動識別等技術,在“海澱通”APP上創新推出。
海澱區相關負責人解釋,區塊鏈主要是將不同部門的職責和數據高效地聯結在一起,為大數據共享和數據資源利用提供支持。例如不動產登記,海澱通過相關數據共享上鏈,買賣雙方隻需要帶手機、身份証即可完成交易的各項審批。
在“海澱通”APP上,對於首批上線的12個政務服務事項,公眾可直接在手機上提交辦事申請材料,系統自動審批並即時反饋、告知審批結果,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為政務服務賦能提速。目前海澱區通過自助終端設備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區,17台自助終端覆蓋3個綜合大廳、9個街鎮、1個社區、3個政務服務站,辦事公眾通過自助終端可實現不動產登記制証、社保清單查詢打印、法人用戶身份認証、生活繳費等170余項服務自助辦理,實現線下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截至目前,自助機辦件量已達5000余件。
探訪·大興黃村
“周末不打烊”9周300余人辦事
1月12日是星期日,在大興區黃村鎮政務服務中心,有2名工作人員在窗口辦理業務。下午5時許,任小姐急匆匆來到政務中心補辦社保卡。任小姐說,自己上周末遺失了社保卡,由於平時下班晚,拖了整整一周才來補辦,“這個服務還是停貼心的,畢竟現在年輕人平時工作都比較忙”。
黃村鎮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董慧娟介紹,去年11月16日起,黃村鎮政務服務中心開始正式實行“周末不打烊”服務,這周是黃村鎮政務中心正式實行“周末不打烊”服務的第9周。截至今年1月12日,周末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超過300人。
“去年11月9日我們試運行的那天,就碰到一個丟了醫保卡的居民,路過我們中心門口看到了這個‘周末不打烊’的標識,就進來試一試。”董慧娟說,中心當天幫這位居民辦理了臨時醫保卡,解決了居民困難,“當時就覺得我們這項服務是有價值的,符合居民需要的”。
目前,黃村鎮政務服務中心在周末9時至12時,13時至17時30分兩個時間段向居民開放辦理業務。周末期間,可辦理的業務共47項,涉及大部分居民常用業務。
除了“周末不打烊”,服務中心還推出了“午間不斷檔”服務,即工作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任一時段都可接辦業務。“午間窗口”的值班座位固定為1號窗口、2號窗口,以便辦事群眾能快速找到窗口辦理業務。
大興區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有的街鎮是周六全天或半天不打烊,有的是周六日都不打烊。在方便居民的同時節約政務服務中心的人力物力成本。
去年12月份,大興在全區14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的政務服務中心推出了午間窗口服務,方便上班族就近辦事。今年1月2日起,大興區還在全區的街鎮實施預約提前或延后辦事,政務服務中心可以留人為市民辦理。
對於周末政務服務全市推廣的時間,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劉強表示,目前政務服務局正在制定方案,並將盡快推出,讓市民和企業更早享受到便利的政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