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討論防范校園霸凌:建議"反校園欺凌"教育設為必修課

2020年01月12日08:02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建議“反校園欺凌”教育設置為必修課

  1月11日,市人大代表劉峰和鐘亞利做客新京千龍“兩會”訪談間,討論對校園霸凌的防范。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如何防范校園霸凌,一直是值得關注的社會話題。前一段時間,影片《少年的你》再次引起對校園霸凌的討論。

  昨天北京市人代會報到時,有代表提議將 “反校園欺凌”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堂,設置為必修課﹔還有來自學校的代表分享了防范心得,如將小學廁所從密閉改成半密閉、加強安保制度等。

  昨天,市人大代表劉峰、鐘亞利來到新京千龍“兩會”訪談間,討論對校園霸凌的防范。

  “校園霸凌影響延伸到社會多方”

  今年北京“兩會”前,北京市人大代表、中護航(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峰就“校園霸凌”問題進行了走訪調研。劉峰也是中國兒基會少年公益學院的創始人,對青少年和公益的關注,讓他將目光投向了霸凌現象。他認為,霸凌現象造成的負面影響,從學生個體一直延伸到社會多方面。

  校園欺凌,首先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其中很多孩子由於年齡小,無法妥善地處理這種創傷。劉峰說,如果期間家庭、學校沒有及時介入或者處理不當,就有可能造成惡性事件。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說這些事情的發生對周邊的孩子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劉峰提醒,同學們會看在眼裡,會影響班級風氣、校園風氣。

  發生在校園的霸凌事件,不但會影響到家庭,還將影響到社會。“一些家長會覺得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在學校是怎麼管的?”劉峰認為,在這個層面上,家長、教師和學校的處理方式,都會引起很多的討論。

  防范霸凌,小學廁所改成半封閉

  “霸凌一般不會發生在大操場上,不會在教室裡,不會在這些孩子們聚集活動的地方,它要離開大家的視線,比如衛生間。”北京市人大代表、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校長鐘亞利介紹,在垂楊柳中心小學,原來的衛生間的擋板都是全封閉的,后來因為在男廁發生過一個小孩欺負另一個小孩的事件,學校就把擋板都改成了半封閉的,“既能保護兒童的隱私,同時又能夠讓老師同學觀察到裡面發生的事情,從環境上就可以減少發生校園欺凌的可能性”。

  不僅是衛生間,鐘亞利說,在學校裡的所有空間,都要遵循這樣的原則,比如提高成年人,包括教師、家長及其他成年人,在封閉空間中與兒童單獨相處的透明度,保証可以監測。“軟件”方面,除了霸凌發生后對雙方同學及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學校還有常態化的防范機制。

  鐘亞利介紹,每個學期,學校配備的法制副校長會傳授校園欺凌的防護知識,這是一個常態化的教育機制。學校也給學生購買了人身意外險,以防發生意外。

  關於防范,劉峰今年提出建議,推進設置校園反欺凌必修課,制定規范的校園欺凌應對與處置措施,將旁觀者培養成反欺凌的英雄,發動社會專業力量介入反霸凌教育和處置。

  霸凌是學校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雖然有諸多軟硬件上的防范措施,不過鐘亞利也承認,一旦發生校園霸凌,校園在處理上也面臨困境,很多家長把霸凌事件的發生歸罪學校,有的家長說“孩子從小我一直都沒動過,誰也不能動”,讓校方很難處理。

  劉峰在調研中也發現,教育行政部門將霸凌事件的處理作為對學校的考核內容。學校在家長和主管部門的雙重壓力之下,能夠對霸凌事件給出最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案嗎?

  劉峰提到了一種家長的“維權”傾向,容易上綱上線,“六七歲的孩子打打鬧鬧,一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家長的強勢介入,對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諧人際關系並沒有好處。

  “校園霸凌是一個校園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劉峰認為,監控總是無法做到密不透風,有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他不跟老師,不跟家長說,怎麼辦?劉峰進一步分析,那些受欺負之后默默承受的孩子,很可能在與家長、老師的溝通中存在問題。孩子並不是白紙一張,很多孩子有自己的處事方式。

  鐘亞利也認為,應該以更開放的思維看待和處理霸凌問題:出現霸凌問題后,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反思教育的欠缺、科學地引導孩子和家長處理問題,從生命教育的角度,做到讓兒童強化自我保護意識,懂得尊重對方。

  與其替孩子問責,不如建立與孩子的信任

  在制度建設之外,更細微的對兒童心理的體察進入了研究者和校長的視野。劉峰和鐘亞利都強調了贏得兒童信任的重要性。

  劉峰說,孩子在第一次被欺負之后的反應,是他后續是否會被持續欺負的重要基礎。他的反應,既有他性格的因素,也與家長、教師的信任度相關。

  作為小學校長,鐘亞利發現,很多一年級小學生愛告狀,告訴老師,或者告訴媽媽。鐘亞利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他會去求助於身邊的成年人,當他第一次告狀的時候,我們作為成年人,如何去鞏固兒童對我們的這種信任,同時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去實施教育。”

  鐘亞利說:“作為老師,有時候可能你會發現這個事情很小,也許就是兩個小孩之間有一個輕微的肢體的沖突,一個小朋友告訴老師之后,老師很可能跟他說,‘沒事,他跟你逗鬧著玩’,就忽略過去了。那麼,很可能這個孩子就覺得,這些事情老師不管,也許再遇到就忍了。”

  對遭遇霸凌的孩子感受的忽略可能導致孩子的沉默,另一種極端反應也可能造成同樣的效果。鐘亞利說,有的家長在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肢體沖突后火冒三丈,甚至一家三代找到學校問責,把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升到整個家庭與學校的矛盾,孩子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對家長的反應產生恐懼心理。要求把自己的孩子跟欺負人的小孩分開,也是一些家長容易出現的傾向。鐘亞利說,實際上這是一種逃避的處理方式,對孩子成長不利。

  鐘亞利認為,教師和家長都要從對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的角度來思考和處理問題,從細微之處與孩子建立起信任,也建立起孩子的自信,逐步學會處理與同學的摩擦,進而能夠勇敢地面對校園霸凌,“這比我們簡單地去代替孩子處理要重要”。

  對於遭受過霸凌的孩子,如何平復他的心理創傷?

  劉峰認為,專業心理疏導的介入是必要的。他認為,學校應該設置專責教師處理這類問題,“不一定是專職,但一定要有充分的處理知識和經驗”,遇到霸凌的問題能第一時間跟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與此同時,社會上還有一些專業的心理培訓機構,能夠為解決霸凌問題提供幫助。

  推進設置校園反欺凌必修課,制定規范的校園欺凌應對與處置措施,將旁觀者培養成反欺凌的英雄,發動社會專業力量介入反霸凌教育和處置。 ——市人大代表劉峰

  教師和家長都要從對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的角度來思考和處理問題,從細微之處與孩子建立起信任,也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市人大代表鐘亞利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