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全程觀摩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模擬提案吸引委員"找上門"

帶來的建議“千裡挑一”

2020年01月11日14:58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學生模擬提案吸引委員“找上門”

  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式上,10位“模擬政協”的師生格外引人關注。未來幾天,這群來自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延慶區第一中學等學校的師生,將參與市政協全會的“全套”流程。本報記者 張立朝 攝

  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三次全會開幕了,來自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延慶區第一中學等學校的10位師生將參與觀摩市政協全會的“全套”流程,他們帶來的模擬提案更是句句不虛言,已經吸引了部分市政協委員主動“找上門”對接。

  學生模擬提案被委員採納

  學生寫的模擬提案,其實大有來頭。舉一組數據:北京市第十三屆一次、二次全會上,42件以學生模擬提案為素材形成的提案正式提交立案並交相關委辦局辦理。其中,觀摩全會的13名大中學生的模擬提案全部被委員採納。

  如此驕人的成績,從何緣起?幕后有什麼故事?市政協委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教育創新研究推廣中心主任兼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說,從2016年開始,市政協搭建開放平台,青少年有機會近距離感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具體運作。當年,市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與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聯合聘任50位模擬政協的指導專家,對接全市50所中小學,成立了“模擬政協”實踐基地,推動開展“模擬政協”活動。

  張毅說,這項創新探索既能讓青少年通過模擬提案、模擬議事等方式,了解人民政協理論知識,體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實踐,又能讓社會更加關注如今青少年的實際需求,還能推動教育的改革創新發展,培養面向未來的綜合人才。“人民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而這次師生們全方位沉浸式的觀摩就是一堂最生動的‘思政課’。”

  上會模擬提案“千裡挑一”

  今年帶到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中學生模擬提案,包括“北京世園會后續場館利用”“拓展北京市中小學生學籍卡使用功能”“推進北京市中學生頸椎病防控”“中小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垃圾分類合理落地”“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建立高中生職業體驗基地”“將‘模擬政協’納入中小學社會實踐大課堂”。兩件大學生帶來的模擬提案分別關注了“物流業對客戶信息安全的保護”和“在高校推廣‘模擬政協’”。

  大會剛一開幕,這些從數千份學生建議中精選出來形成的模擬提案,就已經吸引了一部分市政協委員主動“找上門”。未來幾天,委員們將和學生們面對面,在模擬提案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形成最終的建議和提案。

  不過,幾年前還不是這種局面。張毅介紹:“2010年,我和兩位市政協委員共同發起了‘雛鷹建言行動’,希望引導青少年關注身邊事物、關注生活實際,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2012年,我第一次帶了三千余份中小學生的建言,到處‘推薦’,希望委員們能關注學生們的發聲。到現在,我們的模擬提案成了香餑餑,有些委員會主動來對接,而且我們也‘鳥槍換炮’了,委員‘掃一掃’就可以登錄平台看到孩子們的建議。”

  北京師范大學良鄉附中學生劉懌說,真正走進會場,感覺很神聖,“就像是夢想照進了現實。”她說,“雖然距離真正的提案有差距,但是自己的寫作表達、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大三學生李茹雨說:“和中學生不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閱歷相對豐富,而且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深入的進行調研。‘模擬政協’為當代青年人搭建了一個發聲平台,這份參與感非常珍貴。”

  300余所中小學和高校參與

  經過四年推進,“模擬政協”被引入到本市300余所中小學和高校,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從關心身邊事到關注社會問題,有效地增進了未來城市主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感性認識和政治認同。

  “去年,市政協提案委第一次提出要支持大中小學生參與模擬提案。”張毅說,“市區校”三級青少年建言及議事機制也正在完善。市政協也積極建立工作機制,使支持“模擬政協”工作實現規范化、系列化、常態化,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政協委員參與青少年學生“模擬政協”實踐活動還被納入委員履職統計。“我們呼吁更多有建言經驗、有社會責任感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參與進來,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

  “模擬政協”絕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們寫模擬提案。張毅說,本質上這是一種教育活動,可以讓中小學生在協商、民主的寬鬆氛圍下議身邊事、社會事、國家事,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生活、積極建言獻策、增強社會責任感,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新探索。

  政協記憶

  這是一次有溫度的體驗

  張邁是北京工業大學大一新生。兩年前,他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就讀時參加了“模擬政協”社團。

  張邁說:“我帶著模擬提案觀摩了市政協第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陳麗是我的‘指導教師’,指導我修改模擬提案。”

  這份模擬提案建議在通州建設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和基地。令張邁至今激動不已的是,陳麗最終以此為基礎完成並提交了正式提案,市教委還專門發來了書面答復。

  他說,有成就感,更有感動。“我親眼看到委員們不回避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的場面,有時候很激烈,但是這種協商民主的氛圍讓人感到敬佩。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課本裡一行行文字變得直觀起來。中國的政治制度植根於中國深厚的歷史傳統、文化土壤和一系列偉大實踐,如今也在實實在在地發揮著作用,我對我們的制度充滿信心。”

  張邁說,這是一次有溫度的體驗。

  寫“提案”讓我找到夢想

  香港城市大學大二學生王景博曾經帶著模擬提案,觀摩了市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她說:“真羨慕現在參加‘模擬政協’的學弟學妹們,當時我們沒有這麼多的培訓會,也沒有學長學姐指導,現在‘模擬政協’的關注度高了,各界的支持力度大了,活動形式也變得更豐富了,而且形成了體系。”

  當年,王景博的模擬提案是關於對杜絕校園欺凌立法的建議。她說,這次“模擬政協”的研究經歷幫自己找到了夢想的方向,堅定了她在大學時選擇法學相關專業。

  “真正親臨會場后,我發現政協開會絕不是大家念稿,委員們會就某些社會問題進行激烈討論。”她說,“一群人為了社會中更多人的利益去協商,不同界別的委員會站在不同專業角度進行分析,並最終得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讓我印象深刻。”

  委員點評

  要找解決方法,不要當“刺兒頭”

  張毅委員說,“模擬政協”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生活、積極建言獻策、增強社會責任感,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新探索。

  讓孩子們關注問題,並非引導他們當“刺兒頭”。去年觀摩市政協會議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對於制度自信有了更深的認識:“通過觀摩,我聽到委員們就改善營商環境講了很多真問題,市政協、市政府的領導也認真聽取記錄委員們的意見。我們置身於這樣一種協商民主的氛圍中,感覺很驕傲。就在日常吃飯、散步時,委員們也在議政、研討、交流。”

  學生的模擬提案很多與社會現實關聯緊密,比如:拓展學生卡功能,希望學生卡實現“一卡通”,享受學生優惠票價購買公園月票,實現博物館預約功能﹔世園會后,利用5G“栽培”珍稀植物,吸引更多人去參觀﹔垃圾分類要落地,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比如智能垃圾分揀等技術值得開發和推廣。

  張毅委員表示,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公民,應該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有效互動機制去影響社會,“孩子往往能發現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建設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本報記者 劉冕 實習記者 孫延安

  兩會論語

  播撒協商民主的種子

  賈亮

  在昨天下午開幕的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會場中,再次出現中學生“上會”的身影。青少年深度觀摩政協協商活動,是北京市開展多年的“模擬政協”的一部分。市政協主席吉林在開幕式講話上就特別提到,支持青少年模擬政協制度化。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政治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重要體現,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課本上的這些介紹,也許很多中學生倒背如流,可是政協如何發揮協商議政職能,政協委員如何參政議政,中學生們難有切身的體會。讓學生“上會”,近距離觀摩政協委員們的認真履職,親身感受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優勢和魅力,能夠體會到政協“有溫度、可觸摸”,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自從2016年市政協首次邀請兩名中學生觀摩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四次會議,中學生“上會”就成為一項“慣例”,並且向深度發展。多年的“模擬政協”實踐証明,學生們不僅有參與的熱情,還有調研的能力,也有提案、協商的水平,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讓中學生“上會”,就是播撒協商民主的種子,對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參與國家事務決策的意識大有益處,更是把制度自信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的好辦法。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