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一百項提案獲“優秀”稱號 約八成提案“協商”著辦

2020年01月11日08:1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一百項提案獲“優秀”稱號

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醫療保障支招,幫軌道交通站點地下空間一體化利用出謀劃策,推動多部門暢通企業退出機制……2019年,北京市政協委員紛紛發揮自身優勢,為首都各項事業發展建言獻策,提出提案1327件,立案1220件。其中,100件聚焦醫療、交通、古都風貌保護等熱點的提案從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秀”稱號。

市政協提案委相關負責人說,“提得好、辦得了”是成為優秀的標准。“協商”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提案的特色,約8成提案實現了多部門聯合辦理。

一件提案吸引三個部門聚焦“地下城”

目前,北京軌道交通日客運量已經達到1200萬人次,軌道交通站點儼然一座“超大城市”。去年的政協會上,市政協委員周正宇將焦點聚焦在這座“地下城”,通過深入調研,提出了《關於軌道交通站點一體化地下空間功能定性以及消防設計標准優化的提案》,希望為這座“城”裡的人提供更多便捷,提升出行舒適度。

在提案中,周正宇提到了東京等世界城市的地鐵空間利用特點。以日本為例,軌道交通結合地面地下建筑,匯集多種商業商務設施,興起了“微型CBD”。“我建議在地鐵新線建設中,提前謀劃,將樞紐、車站地下空間整體開發利用列入規劃,為海量的乘客客流提供安全、便捷的綜合服務。”他補充說,“需要明確的是,增加服務設施,並不是要額外吸引單純的消費客流進入地鐵。”

問題拋出,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消防局集體“接招”。沒有人推諉,也沒有人紙上談兵,大家反復溝通,現場調研,幾經對話,達成了一系列共識。比如常營站、五路居站等一批車站已經利用車站剩余空間安排了便民服務功能。

這件提案帶來的效果還沒有結束。有關部門正在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目標,根據區域特點和乘客服務需求深化車站設計。比如結合用地和施工工法,充分擴展軌道交通車站空間,增強交通集散和換乘接駁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車站適度安排便民服務設施。消防部門也表示將及時根據新情況修訂部分規范,不讓老“規矩”拖后腿。

一件提案觸發五方面垃圾分類工作

市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氣候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強斌的專業是環境學,因此格外關注大氣、土壤、水、垃圾分類等環境問題。尤其是北京市開始推廣垃圾分類措施,張強斌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場所,發現了不少與“垃圾”相關的問題。在去年的政協會上,他將這些都凝聚成一件《關於北京市生活垃圾進一步減量化與資源化的提案》,提出了北京市目前存在垃圾分類不明細、收運體系不配套,有毒有害垃圾沒有單獨分類處理,垃圾收集設施缺乏規劃,垃圾分類無具體相關責任人,垃圾減量化無具體措施,垃圾分類違規處罰困難等六大問題。

他在提案裡提出,讓垃圾分類形成一套系統,不僅需要市城管委、街道等加強引導和宣傳,需要市住建委和開發商做好配套措施,還需要郵政部門來制定快遞物流業垃圾減量化的標准規范,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應的法律條例等。“當然,垃圾分類在北京剛開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達到歐洲標准,因此本市的垃圾分類也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階段實施。”

針對這件提案,市政協給出了答復意見,下一步北京將從五方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分別是總結推廣垃圾分類有效模式、加快構建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體系、探索推進垃圾分類治理市場化改革、完善全民參與機制、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等。

一件提案促成多部門暢通企業退出機制

市政協委員趙宏生在對北京聖殿木業有限公司等一些破產企業的調研中發現,雖然本市總體的營商環境較為便利,但在辦理破產注銷時,企業退出機制的便利度上仍有提升空間。由此,在市政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他提出了《關於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

令趙宏生欣喜的是,在他和相關委員的努力推動下,加上各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法院、市場監管、稅務等多部門間的溝通協商日益暢通,便捷政策頻頻出台。比如,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北京海關等六部門已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推出22條具體舉措,為企業退出市場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務。

由此,“套餐式”服務嶄新登場,破產網拍成本大幅下降,交叉補貼讓執行成功率直線上升,難題開始被逐個破解。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