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委員朱良:探索電子標簽改進尾號限行方式

建議試行由限制車牌尾號改為限制小客車每月當量裡程

2020年01月11日07:42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市政協委員朱良 探索電子標簽改進尾號限行方式

  1月10日,市政協委員朱良接受記者採訪。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昨日,來自北京市政協科學技術界別的朱良委員到會場報到。今年,他將繼續關注交通類民生問題,帶來探索試行電子標簽改進尾號限行方式的提案,建議試行由限制車牌尾號改為限制小客車每月當量裡程。

  朱良認為,尾號限行的本意就是減少小客車的上路裡程,更准確地說是想減少“添堵”量,減少高峰時間在擁堵路段的行駛裡程。他建議,北京可以試行機動車安裝衛星定位電子標簽政策,對於安裝標簽的車輛不適用尾號限行政策,改為限制小客車每月當量裡程。

  “採取限號的方式,有緊急事件或者重要事件需要開車出行時,如果恰好被限號就會有諸多不便,通過控制小客車每月當量裡程的總量實現限行,有助於車主自主調節用車時間。”朱良表示。

  他認為,可以採用衛星定位追蹤車輛軌跡,准確知道這輛車一個月內行駛了多少裡程以及走過什麼路段等。

  對於限制車輛當量裡程的細化內容,他在提案中也做了精細計算。他表示,每月當量裡程,是指每月實際行駛裡程與擁堵系數的乘積,用於測算機動車全月對擁堵的貢獻率,也即“添堵”總量。

  對於不同時間段、不同擁堵程度的路段規定不同的擁堵調節系數,例如對進入嚴重擁堵路段的,擁堵系數可能是1.5,行駛1km相當於1.5km的當量裡程﹔對進入輕微擁堵路段的,擁堵系數可能是0.5,行駛1km相當於0.5km的當量裡程﹔對於進入不擁堵路段的,擁堵系數為0,相當於沒有“添堵”。對一個月內當量裡程超出額度的情況,按違反限行政策處罰,根據超額裡程量,可以採取處不同金額的罰款等。

  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責編:孟竹、鮑聰穎)